作者注:
此文為2010年舊文,當時用本人最初注冊ID首發于“天涯社區”,原名“三亞,讓我如何喜歡你”;前陣有人又翻出此文并發帖,再次引起反響,被一些群體和個人傳閱。但此人發帖時沒有注明出處,自然被認為剽竊而被拿下。這同時也說明雖然過去三年,該文還有警示效果,應朋友要求,這里用自己的常用ID再次發帖。本文歡迎轉載,但千萬請注明出處,否則以剽竊論處。
?。ㄒ韵聻檎模?/p>
陽光醮染著綠彩
海風浸潤著花香
一派人間瑞象
候鳥南飛的天堂
——這就是三亞
春光沉醉的三亞
如詩如畫的三亞
數年前,本人接手三亞樓盤的企劃,心懷憧憬,借用廣告語言,對這座城市的描述極盡溢美之辭;為后來供職的項目,對三亞地產市場還有過《陽光照耀下的海南旅游房產》、《鍍金海岸——三亞灣》類的商業鼓噪文章。
陰差陽錯,到今日,本人身陷三亞,在成敗與榮辱之間,交織著對這座城市極復雜的情感;只怕,今后的歲月再難與這座城市割舍。然而,陷之深,察之覺,漸漸就形成這樣的愚見:三亞,天生麗質,卻在某種程度上不幸淪為中國旅游城市規劃失敗的一個樣本。
一、 從“鳥蛋”說起
三亞人應該不會忘記,2006年,在鹿回頭山上雕塑的正前方,突兀建起了雷達樓,其造型就像神壇上供奉的一個巨大鳥蛋。
這“鳥蛋”,居然正兒八經由規劃委員會同意,規劃局批準,市政府為此還專門招來半民營性質的鹿回頭景區召開協調會,要求配合施工;雖然中間按捺不住反對聲音,停工許久,之后還是言之鑿鑿地發布消息,說雷達樓必須建起來!
據說,雷達樓在這里選址,是為了節約資本,可這樣幾番折騰,部分資金來自國債投入的這棟氣象建筑,其浪費已不堪想象!當年,鹿回頭公園就由3A級景區降為1A級景區。
“巨蛋”的命運可想而知,最終黯然收場!
從風水學看,鹿回頭山屬五指山余脈,數十里綿延,至此緩緩入海,靜如臥佛酣睡,動若青龍抬頭,屬南海之濱上品寶地;因為山上的鹿回頭雕塑與原住民一個古老愛情傳說相關聯,三亞由此而被譽為“鹿城”,鹿回頭山也就有了“情山”美稱,因而山腳下房產火爆,搶建之風日甚,安寧的山麓漸漸臃腫,但遠比不上山頂的動靜來得突兀,在一個城市的視野高處動土扯出這么一個“鳥蛋”,無疑是自堵風水,在三亞城區看過去,怎么看怎么都礙眼。
用這樣的思路來規劃三亞,其后來的面貌自然很讓人操心了。
二、擁擠的老城區
2007年,繼“鳥蛋”風波第二年,又一場爭論進入三亞市民的輿論,那就是:三亞中心街——解放路上綠化帶鏟除,換上花崗石磚;說到憤激處,有市民說這是在三亞的腹心切除了一塊會呼吸的肺!因為,在這些花壇建起來之前,地面上本來就鋪過花崗石。
時過境遷,這一無奈之舉,如今看來無疑走對了,而且很具有前瞻。
當然,在街面鋪上這種冷颼輕浮的花崗石很值得商榷,若選擇更有視覺質感的其它地磚,只怕會融入更多內涵,更容易彰顯城市個性!先且看看,目前三亞城區那擁擠不堪的車流,過多的車輛無處安身,只能當街???,狹長的人行道拓寬為泊車位,熱帶灌木就只有從城市主道黯然撤出!
這就引出又一個嚴重問題,三亞為什么就沒有設置過專業停車場?
因為巨額的土地資本,樓房變得擁擠,社區空地被蠶食;隨著車輛普及,居民劇增,私有空間越來越逼仄,車輛只能向公共空間挺進,本來就不寬闊的道路更加臃腫!哪怕你禁止摩托車上道,沒收超標電動車,仍舊是負荷不堪;從解放路一路走來,只有人民醫院和幾個商場有少量公共車位,甚至商場的地下停車場也都挪作了商用。
這樣,大街上橫七豎八的車輛就不足為怪了,任你交警圍追堵截,任你綜合執法人們開出的罰單像雪片飛舞,也無法杜絕亂停亂靠,無法將人行道上停泊的車輛一刷拉就梳理得整整齊齊、無礙觀瞻。
這樣,道路中心的隔離攔就無法缺失,單行道的設置越來越多,街口與街口之間甚至沒有調頭檔口,車輛為倒回200米,有時需要兜上兩公里的圈子;紅綠燈路口,已經將人行道削得幾乎沒法通行人了,才稍微舒緩車輛的堵塞。可三亞河下游兩座橋梁的堵塞更是周期發作,新風橋頭的疏導線路更像羊腸小道,其梗塞更不擇時;在這樣的小城,還時不時碰上博鰲亞洲論壇等會議,關鍵人物經常借道三亞城區,封路的現象特別頻繁;再類似環島自行車賽事,長達幾個小時的道路封堵幾乎讓全城交通陷于癱瘓!
三、中心城區的悲哀
每座城市都有一個或幾個CBD,而三亞的商業中心,幾十年一成不變,就是解放路!這個政治味極濃的路名,當年絕大多數城市都用來命名中心街,但大多隨著城市重心的移動而落寞了;三亞對解放路卻情有獨鐘,依舊是這條路占據著城市的CBD稱號。
然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一時半會沒法估算!
如今的解放路,人群扎堆,車輛擁堵;因為只有一個中心,各類商品競相將旗艦店設在此處,造成解放路的鋪面租金連連攀升,躥至天價,一般買賣很難在這里扎根了,無形中又造成這個季節性很強的旅游城市商業布局的不均衡。
從機場轉入三亞灣路,將進老城區時突兀出現一群擁擠的高樓阻斷視線,不知外人對這座城市會產生怎樣的印象?
按說,早在2004年初,三亞的月川新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就已通過所謂的專家評審,隨后,部分企事業單位就在這一帶選了址,當時就有很多地產項目蜂擁進駐,都以“未來城市中心”為宣傳。
直至今日,除率先進駐的幾個地產項目,還有政府把控的幾塊貯備空地和機關宿舍區,其它的空地早就見縫插針,堆滿了民房,而民房最不規則的恐怕就數這月川村了,數平方公里的片區內,甚至沒有一條規矩的兩道公路,出行極易產生磨擦,如今已成為三亞最大的民工集中區。
三亞的新中心到底會設在哪里?至今令人迷茫。
按說,三亞城區向北發展是大勢所趨,與迎賓路平行的金雞嶺大道,以及相連的荔枝溝大道,都已成為三亞的樞紐通道;在荔枝溝與迎賓路之間,早幾年基本屬于空地,隨著體育中心和一些較高等級的學校在荔枝溝落址,荔枝溝片區的氣魄已顯山露水,只要幾條足夠寬敞的大道將迎賓路和荔枝溝大道連通起來,足可分割出幾個規整的方形街區,大型商場即刻可以進駐,餐飲娛樂業便接踵而至……稍做規劃,一個新的商業中心就雛形初現,就能從老城區分流不少人。
可是晚了!大片的空地均已蠶食,隨心所欲地建成毫無造型的民房,密密麻麻;甚至新建的荔枝溝大道因為臨路開設的農貿市場,車輛堵成長龍已經是家常便飯,連通荔枝溝大道和迎賓路的都是羊腸小道;從鳳凰路起,往北約須三四公里才有三亞學院橫道相連,這大片區域若再做調整,不知要多少動遷,更不知遷出多少是非,成本肯定是成百上千倍地增加。
那么,當時的規劃哪去了呢?僅僅是因為不作為而錯失良機?
如今,大東海中心,頂多算個中心景區;沸沸揚揚的海坡三亞灣新城,也只能算是地產商的策略,其房產高空置率能否造出繁華中心?結果可想而知!亞龍灣、海棠灣、崖城……扯遠了,更遙不可及;選址新城區,最終還得老老實實回到老城區到田獨之間這寬闊的緩沖帶!
四、購房者心中的硬傷
2010年初,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出臺,其在房地產市場激起的浪花,讓購房者著實看了一回西洋鏡。
房價每平米一夜瘋漲5000元、某一線海景房每平方高達十六萬、市區非海景房均價已逾三萬、售樓小姐銷售額過億……很多專家都在驚呼,海南將重現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樣崩盤,將再次在海南留下大堆爛尾樓!
三亞房產跟三亞旅游一樣,已成為房產市場的“名牌”,在國人對名牌追捧的心理作用下,本來就節節攀升的房價,因為一個概念的搗騰,其價格的背離自然難以預料和扼制。
本人在春節前曾到三亞附近的九所一樓盤咨詢,在這貧困縣的偏遠小鎮,治安、醫療、商貿等配套設施都未齊備,也不靠海,這項目給出的價格居然是9000元/平方,而且須7天內付清全款……這光景,羞煞了眾多的內地中心城市。
房產的剛性需求,伴隨著炒家的瘋狂。
按說,三亞房價的確還有延展空間,因為中國就這么一個三亞!但國人的浮躁,足以將一個漸進過程壓縮到方寸罐頭之中;從三亞灣畔興起的旅游房產擴張過程中,房屋只是高級炒客的獵物,脫手就發了,脫不了手就得砸進大疊鈔票;春節期間,三亞高星級酒店炒高的房價嚇退了真正房客,酒店入住率普遍低于去年便是一個有力證據。
房價高了,房源多了,入住率落下來了,苦的是真正的房產需求者;就說本人,雖身陷三亞,卻居無定所,就因為沒足夠的錢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讓三亞房產有如此號召力的,無疑是熱帶的海,面對這有限的稀缺資源,規劃方面卻變得羸弱不堪!
在觀海前臺,聳立了太多的超標高樓,為搶海景,各樓房競相伸長脖子,畸形長高、長胖……樓房的容積率,恐怕大多是立項表格中的擺設了。
因為這些房產過于霸道,就呈現給三亞城區一張可憎的背影,城市的輪廓線從此跳躍不休,本來可以彈奏得更美好的旋律,從此全跑了調。
按說,被東西兩河分割的主城區,因為地塊狹長,水系發達,根本不能容忍二十層以上的高樓;非得建高樓,可退縮到鳳凰路以北地段;雖然擁有漂亮樓房,周遭環境卻變得殘缺了,不知住戶心理會是什么感受?在三亞河出口,那些高樓看上去美輪美奐,細細留心,又像患了巨人癥。
三亞河上游的生態濕地被吞噬了,臨春河上游因承載太多建筑垃圾導致水質變得極為低劣,不學會適應一個地方的生態,勢必遭到生態的嘲弄,看到這樓滿為患的城區,在決策者心里是否還有成就感?
在儋州村這樣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的社區中,你的空調嵌進我家墻中,我家墻壁就是你家窗口的遮光簾現象比比皆是,走進去就是一片漆黑的套房更是不勝枚數。
節節攀升的地價,讓投資方到處尋找地主,共同搶建共謀贏利,衍生出一系列回報規則;一個冬天,城區的緩沖帶就被蠶食光了,好幾代人才能建成房屋在一個季度就告成功!
當一個城市房屋成災時,受損的是需要公共空間的人群,不堪想象一個孩子若成長于逼仄的空間,出門又只能在一道道墻壁間轉悠,他們能否健康成長?
房子建起來了,土地證沒有,房產證沒有,來個“鐵錘行動”,大遍大遍地拆房砸墻,招致一大幫人血本無歸,沖突不斷;甚至有些已成規模的小區,也屬可拆范圍,其命運如何不得而知?僥幸沒被拆到的就發了,被拆的也只能自認倒霉,保不準哪天做出極端舉動;況且,很多房產已賣給下家,部分裝修入住,上家已卷款走人,你再來動遷,住戶那股情緒又如何開釋得了?
人們紛紛疑問:早在大規模建房時,相關部門去了哪里?
五、成功的城市營銷
2003年,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在專門建立的“美麗之冠”如期舉行,這同時啟動了三亞的城市營銷。
據說,世姐賽由莫莉夫人家族操縱,有時難以為繼;莫莉夫人在三亞嘗到與政府合作的甜頭,從此鐘情三亞,盡管后來政府角色淡出,但54屆、55屆、57屆、60屆又在三亞舉辦,甚至曾有說將這賽事永久落址三亞。
隨著這賽事在中國的大肆渲染,三亞走進了國人視野,收到巨大廣告效應;之后,政府樂此不疲,在國內、國際眾多重要的客源地,都能見到他們的動作,再加上市區的一次次推介活動,以及主要風景大道上的廣告宣傳和市政美化……巨額的財政支出,帶來的確是不俗的利益,旅游人群連年攀升,旅游收入光2010年上半年就達75億,這半年僅航空進出港就達到538萬人。
如今,三亞已建起亞洲最密集的五星級酒店群,擁有天下第一灣的高星級酒店專區——亞龍灣,三亞灣的海坡也成為高檔酒店和高檔住宅區的營地,另外,號稱國家海岸的海棠灣也在緊鑼密鼓建設當中。
在形式上,三亞也不吝花費大本錢,2007年的城市名片征集就如此。當普通百姓對這概念還稀里糊涂時,鋪天蓋地的宣傳就來了,滲透到大街小巷,本人所在辦公樓也派發給各戶表格,由此被動參賽,光這賽事的獎品就達一百萬,最終出爐的結果很大眾化、也很有概括性:“美麗三亞,浪漫天涯”。
巨大的形式背后,還是帶來了好效應,至少這個城市有了基礎CI,一系列的宣傳就有章可循了;2008年城市精神的征集就低調得多,“極力爭取”這一核心精神也顯得樸實很多,更契合三亞實干的一面。
旅游者招來了,度假者招來了,項目也招來了,如何處理好城市與這一切的關系,更是體現決策者智慧的時候。
在城市營銷的巨大成功背后,城市的形象鑄造、功能體現、服務環境等各方面的細化工作更為重要,做得虎頭蛇尾、虛與應付,就會前功盡棄,就會遭到服務對象的嘲笑和投訴。
六、找回城市的個性
走訪很多中國旅游城市,你能感覺到那些城市鮮明的個性。
云南麗江那雪山小鎮、流水潺潺的寧靜;廣西陽朔那白墻黛瓦的西街,盡管全是近期建筑,也萃集了青山秀水間的端莊;湖南鳳凰的吊腳樓,融入了崢嶸山水的那份砥礪和祥和;江南古民居,更將水鄉的柔媚展現得淋漓盡致……
游罷三亞歸來,除了對自然資源的驚人美麗有好印象外,不知他們對三亞的城市和人文是否能沉淀出感覺?
2010年7月底,據說是由海南黨政領導團牽頭,到兩廣考察取經,回來就有三亞風情街的概念設計和前期項目論證,并初步有三處選址,一個是檳榔河兩岸、一個是鳳凰島至新風路一帶、再一個就是紅沙。
且不說檳榔河偏僻不當主道、沒有城鎮基礎,鳳凰島一帶樓房密集,紅沙已被眾多房產項目分割、參差不齊,這么一個規劃如何開展,真讓人捏一把汗。
同時,聽說崖城古城的重建規劃已出臺,說要恢復唐朝古街、明清風情街、民國騎樓街等……按說,崖城河道寬敞、地勢開闊,青山碧海在不遠處纏繞,又有初具規模的南山港,看上去比三亞更有氣魄;可這幾十年卻出落成小街窄巷,近段又無節制地擠建出一大遍的自然民居,已經密密麻麻,再規劃成什么風情古鎮,比登天還難!若要再恢復成不同時代風格的幾條古街,那就真要奉勸:饒了這小鎮吧!
在崖城,若確立一個主調,沿河兩岸統一規劃,以河道為軸心,建成與水相融、造型別致的民居,或能讓這個小鎮找回神韻,出落成一個雅致的好去處!
2003年本人剛到三亞時,這城市對城建還曾有過明確思路,定位為以南洋風情為主的熱帶濱海城市,建筑強調坡屋頂、流線檐臺、敞廊、低窗臺,力求開敞通透,沿街必須做騎樓,以大海藍為主色調,沙灘黃、椰林綠等色彩搭配……那時,在迎賓路、友誼路一帶的建筑,大致按照這思路經營,初顯特色,盡管色調和式樣的搭配很顯粗陋,終歸還是找到了綱領。
但好幾年下來,城區建筑基本處于無序發展狀態,造型和色彩完全走樣,這座城市已很難分辨出自己的主色調了。
若在早期,三亞完全可以尊重自然、結合人文,鑄造城市氣質。
在三亞灣一帶,沿椰夢長廊可建起風情一條街,酒吧、歌廳、的士高、茶藝館、咖啡室等,一應優先融入海岸,近灘設立一些開放性的青年活動場院,與海月廣場中老年人文化中心連綴一體,造型要求動感、靈異,與大海相融,強調娛樂感和的參與性。
與麗江等地的潺潺流水對應,三亞的主角是大海;在海岸,音樂要伴著浪花的喧響,游樂有潮來潮往的動態,讓海景資源與人類做更深層次交流!海岸設施及主題等的一應規劃,均要大自然和人類兩個主角的參與,適當營造一種開拓性的藝術氛圍,讓海岸有布爾喬亞氣息彌漫,人們留連忘返……這樣,來到三亞的人們既是時光的消費者,也是時光的雕琢者!然后,沿榆亞路或其它橫道,將這休閑情調和藝術氛圍延伸至三亞河兩岸以及市區腹地,東與大東海、西與海坡等相融,三亞就找回了自信,城市氣韻就出樣了!
美麗三亞、浪漫天涯,關鍵是在美化環境之余,還要賦予這座城市以浪漫的人文氣質;建立起這樣的詩情地帶,游客來了,除了對三亞風景的感同身受,還會對這座濱海城市濃濃的人文氣息留下深刻記憶,美譽度上升了,回頭率也就上來了。
七、國家衛生城市
每一座城市,都很在意自己的容顏,都希望有些優雅的包裝,美麗的稱呼。
三亞早幾年有美女城的稱號,說得雅一點,叫“麗質天城”。但這一稱呼只浮躁一時,難以在受眾心里扎根,因為熱帶陽光和近海環境,著實不是盛產美女的沃土,光依賴一些外地美女的身姿晃動,還是沒法讓男權視角下的人們對這邊陲小城心旌搖蕩。
因而,在旅游城市普及市民的美學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個注重形象塑造的城市,其精神面貌自然會讓人振奮。
2009年底,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考核鑒定組原則上同意,報請全國愛衛會命名三亞為國家衛生城市,這讓三亞成為海南島上的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
為爭取這稱號,當時頗有幾番折騰,小門面關店,攤販收攤,幾個大的室外啤酒燒烤場均停止經營,大堆綜合執法人員對以三輪車、摩的、小攤為生的商販采用極端沒收方式,才換來這指腹為婚式的榮耀。
而今,這榮耀名副其實了嗎?
走到月川路、團結路、或幾個菜市場,地上隨意丟棄的紙屑和果皮,讓你感覺這方面還很糟糕。
且不說老鐵路沿線和月川區的垃圾點,光在“椰夢長廊”三亞灣,臨海一側的污水道就讓人夠受,大熱天總有穢氣蒸騰,下雨天更是污水橫溢,臭了一路;臨海單位朝三亞灣直接排放污水的現象,至今還沒根絕!
國家衛生城市的設立,對一個地方的民眾素質有很高要求;如果光對幾條風光通道肆意修飾,而忽略了城市旮旯,爭來的榮譽也是浪得虛名;而政府沒法在民眾衛生習慣上做洗心革面式的倡導,這虛名最終會被搞砸!亂吐檳榔水就是很多本地人的惡習,街面上隨處都可見吐出的紅色污漬;除此,還有塑料袋、衛生紙、口香糖、果屑……
這樣的光景,我們會捫心自問,這個城市是否真與國家衛生城市這樣的稱號相匹配?
八、陽光海岸舊城改造
這陣兒,從海虹路往東,在三亞灣路一忽拉豎起近十公里長的彩鋼板墻,將城市與大海暫時性隔離,與此牽出了三亞陽光海岸舊城改造項目的展開。
陽光海岸似乎2003年就經提出,2006年正式啟動,現在總算先在三亞灣畔開始啟動了;但不知,一夜之間將十公里長的海岸線同時變為工地是否有協調一致的規劃。
據悉,三亞灣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海灘新增休閑景觀設施和公用設施、結合景觀改造對現狀海岸防護設施進行改造和重建、結合景觀改造對現狀海濱綠帶和沙灘上的各種公用設施出水口進行改造、按照規劃和實際交通組織情況對濱海路實施局部改造、對濱海路的地下管線進行必要的改造和新建、完善和新建消防設施。
這些改造,若是在規劃方面有一個好的靈魂,無疑是三亞的大幸,至少,三亞灣路的污水和穢氣只怕從此可以消失了。
但是,若只著意于形象工程,而不從實用主義考慮長遠,則與大自然博弈時往往會敗下陣來;此前修筑的三亞灣海灘林間小道,現在大多埋在了深沙中,海月廣場臨海圓水池,剛建成蓄水時將天光云影輝映得美妙絕倫,現在卻只剩下滿滿一池海沙;這樣,或再往海灘上堆砌一些混凝土造型,最終只會淪為建筑垃圾,蘭?;▓@前方的海水中豎立的幾根混凝土殘樁,就是活教材。
眼下,在新風路口以東的三亞灣路,拆除了一系列的臨時搭建,人們才發覺,闊綽一點的空間,總比見縫插針的堆砌讓人舒心多了!若是這工程自始至終充滿陽光,讓舊城區變得更舒展一些,三亞肯定會多一份美麗!同時也多一份感恩!
因此,人們對陽光海岸改造工程充滿著期待。
九、展望城市的未來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國將在2020年將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使之成為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至此,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步入正軌;而國際旅游島的重心,毫無疑問就是風景重鎮——三亞。
概念超前,如果缺少超前的執行者,最終只怕還是會荒廢好材料。
三亞是有希望的,因為得天獨厚,即使推不上國際,光國內市場也足以將它喂肥,成為中國旅游界的寵兒!因為得寵,寵出來的壞毛病就多了,以致發展成了今日這模樣。
但三亞還有發展空間,天下第一灣——亞龍灣基本上堵住了商業地產的開發,成為高規格酒店開發的集中營,唯有這里,讓三亞找到了自己的臉面,為上游消費者青睞;海坡走的也是貴族路線,雖然免不了受到亂建民房的沖擊,也基本維持了較高檔次的規劃;現在,國家海岸——海棠灣正在大張旗鼓建設,它所依托的林旺小鎮,搶建之風也日甚一日,若能及時扼止,那么,建設真正的三亞風情小鎮,這里方才是最佳選址!若對民房有靈魂上的規劃,合理引導、執行到位,這個小鎮肯定會成為小資或中產者樂于棲居的地方……這又到考驗執政者能力的時候了,弄不好,又成為老城區的翻版。
當然,縱觀老城區,也并非擠成了鐵板一塊,臨春河沿岸以及三亞河中游紅樹林的原生態保護,著實讓人心存感激!達25.7公頃的白鷺公園,畢竟沒讓房地產染指;規劃面積200畝的城市樂園,也極為優容,也確實佇留在城市腹地,只是這樣大遍的休憩空地并未滲透到建筑樓群之中,結果落得向隅而居,不太有人氣。
若要疏流老城區,建設新城區,可能還得學蘇州模式;按規劃分區建設,商貿、居住、市政配套等,均要有合理安排,做到功能互補,優勢互動;這樣,涌入三亞的游客再多,各城區都能喘得過氣來。
做好這一切,就需要我們的決策者的人才甄選。
首先,地方首長肯定是相關專家,少要有開闊的視野,同時具備集思廣益、開放言路的作風;若再一味地家長意志,極容易糟蹋資源。
其次,規劃部門必須是薈萃高素質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各行政部門間調來換去的官僚;執行者要有力度,監管者更不能失職!也許,在我們的體制下,這些簡單的民眾訴求也只能是一個美好幻想,但我還是盼望幻想成真,以便擁有一個讓后代更加自豪的美麗三亞、浪漫天涯。
作者注:本文純屬一家之言,但求警益;如有沖撞,敬請海涵!
2010年10初 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