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城市 人(上)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城市的興起,不僅是一種經濟進步,而且是一種文化揚棄
——劉易斯·芒福德(美)
?。ㄒ唬?003年是威海建城600周年
中國人喜歡尋根問祖,于人如此,于城亦是如此。建城的歷史悠久固然是一種光榮,但年代過于久遠了具體的年月可能便難以確考。威海便不同,歷史不似長安、洛陽般久遠,但也非上海、大連一樣百年之內勃興。1986年出版的《威海市志》是這樣記載的:“1398年5月(明洪武三十一年四月),明朝政府將文登縣辛汪都三里東北近海處劃出,設威海衛”。“威海衛有防無城,直到1403年(明永樂元年),安徽鳳陽人陶鉞調任威海衛指揮僉事,奉命征集軍民數萬人建筑衛城”,即威海衛城。2003年正好是威海建城600周年。歐洲的城市諸如莫斯科、柏林等等,差不多每年都要慶祝自己城市的生日。西風東漸,國內紀念建城之風也有日隆之勢。撇開別人,單就威海這600年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紀念的大事,六十一甲子,何況是十個輪回了呢?
如何紀念這樣一個事情呢?歐洲建城慶典盛行的是載歌載舞,花車游行;國內的城市一般還在這“文化搭臺”的基礎上來段“經貿唱戲”,都是值得借鑒的形式。是的,城市是市民的家園,如同寬容的母親,我們有理由用詩歌的、散文的、音樂的、舞蹈的、繪畫的,等等一切文學藝術形式來謳歌她,贊美她。這其中,奉獻上作為城市組成元素的建筑和雕塑,可能對建城的慶典更有紀念意義。由此想到的是環翠樓,以為它始終是威海衛城的標志。我并不覺得現在的環翠樓本身一無是處,至少它在改革開放到建市之初的一段時間里,標志著威海建筑的高度,體現著威海建筑的風格。但我們也必須面對客觀存在的事實,低檔次的水泥琉璃瓦環翠樓本身與四面高起的建筑,已經使它現在的存在與處境十分尷尬。我們有必要給環翠樓一個新的形象,新的定位。建城600周年提供這樣一個歷史機遇。當然環翠樓本身并非是1403年建成的,也非1403年始建的,沒有必要急于求成趕在2003年建成,但我想總該借這個機會為新樓的建設奠個基?
?。ǘ┏鞘谢械耐?/p>
城市的空間在長時間的歷史延續中變遷,有的從小鎮甚至漁村膨脹成現代都會,有的則從大邑萎縮成小鎮。當前的世界處于一個和平與發展的年代,中國的政策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列寧說:“城市是經濟、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進的主要動力”。因此,在當代中國,城市的迅速膨脹便成了一個普遍的趨勢,用一個時興的詞表達就是:“城市化”。威海城市空間的拓展亦是如此。明初到清末的500年間,威海城就是衛城,輪廓非常清晰。清末被英帝國主義強租后,英國人在此開埠通商,所謂的“城市”又沿著威海灣岸線向南北延伸,大約南到金線頂、北到黃泥溝。建國后以至成立地級市之初,整座城市都還保持在南至竹島、北至古陌、西到奈古山的空間框架里。之后是90年代初成立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和省級旅游度假區,再歷十余年的發展,便是今天的威海了。
不避其煩地考察時間延續中的空間拓展,是為了對今天和明天的城市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宏觀把握,把握城市化進程中的威海。為什么要做宏觀上的把握?因為不這么做,缺乏全局意識,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制約,城市建設就會走彎路,而且既有的教訓也已經足夠多。這里有一個“城鄉一體化”的概念,我對它的理解是,城市和鄉村的居民在生活質量以及政治、社會、文化權利等方面達到一個大體相當的水平。當城市化達到一個長期穩定的水平,比如70%、80%或者90%的時候,城鄉一體化的目標大約也就自然而然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者所說的消滅城鄉差別大概也是這個意思。但城市和鄉村在空間形態上的差別則既無可能、也無必要予以“消滅”。相反,如果不清晰地界定城市與鄉村的界限,可能就會影響城市化進程的速度和質量。很長的時間里,威海就處在這樣一個城鄉含糊的混沌狀態,特別是在兩個開發區與整個城市關系的認識上,沒有把握好。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是老市區高密度的開發、建筑高度的失控、城市交通的擁擠,另一方面是開發區沒有建成產業特點明顯、現代氣息濃厚的城市新區,仍然停留在一種半城市半鄉村的狀態。
那怎么從宏觀上把握城市化進程中的威海呢?我想,借用“圓圈”和“板塊”兩個概念大概能形象地概括這個問題。
所謂“圓圈”,就是用“畫圈”的方法,勾勒出威海城市的輪廓。需要先確定一個中心,不妨就設在威海衛城的中心,大約就是和平路與統一路的路口,然后眼睛向外掃視:威海市域的面積是5436平方公里,算作外圍的一個大圓圈,這是第一個圓圈;作為一個獨立的城市形態,環翠區面積731平方公里,這是第二個圓圈。第三個圓圈,按照1996年的城市總體規劃文本,是從東端崮山、南端五渚河,經過溫泉、羊亭向西北到雙島大橋一線,北端點是遠遙咀,面積387平方公里。這個圓圈是最關鍵的,它的價值在于把城市和鄉村區分開,圓圈以內是城市,圓圈以外是這座城市的郊區,或者說城市統轄的鄉村。最近10年的教訓就是由于認識上的原因,把這個圓圈的范圍縮小了。
所謂“板塊”,則是對上面第三個圓圈再“切塊”。現行的城市總體規劃把市區劃分為9個組團,刪繁就簡,切成三個或四個板塊是妥帖的。第一個是中心區板塊,包括了劉公島以及合慶、孫家疃休閑療養區在內;第二個是以高區和旅游度假區為主體的西部板塊;第三個是南竹島以南、包括整個經區在內的南部板塊;羊亭鎮作為儲備可以看作第四個板塊。所謂“畫圈”和“切塊”,所具有的可能不僅僅是經濟地理上的意義,對于城市建設而言,理清兩個概念,也能使原本模糊的東西清晰起來。比方說,有了這樣一個區分,從發展方向上看,中心區板塊主要是政務、旅游和文化交流中心,強調傳統街區和建筑風貌的保護性建設,類似北京的內城。西部板塊定位于科學引進和布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以科教研發為重點,發展為高科技產業的孵化器,類似北京的海淀。南部板塊則依托海濱南路區域開發,發揮火車站、汽車站、港口、機場等交通樞紐的人流優勢,積極發展金融證券、倉儲物流、會議展覽等服務產業,向威海CBD(中央商務區)的方向發展,類似北京的朝陽。同樣,在概念的指導下,各個城市簇團的空間布局,以及不同區域內城市和建筑的高度、體量、色調、式樣、風格,也能逐漸清晰起來。
?。ㄈ┩5母叨取獕鹤≤|干、抬高兩翼
城市規劃和建筑專家們掛于口邊的一句話是,摩天大廈并不意味著美和現代化,但這并不能阻止我們的城市一天天“長高”。如果不是歷史文化名城,如果不是有重要價值的歷史街區,如果建筑的高度不至于破壞城市的整體美,在經濟和技術能力允許的條件下,城市的建筑適當高一些,對于土地資源貧乏的中國來說或許不是壞事情。但如果突破了幾個“如果”的約束條件,突破了規劃的控制,可能就得不償失了,甚至會從節約走向浪費。國外的名城,諸如美國的華盛頓、日本的京都,建筑高度的控制非常嚴格。我們國家則全然相反,在城市高度的把握上幾乎全是失敗的教訓而談不上任何成功的經驗。
話題回到威海,雖不敢妄言它在高度控制上的失敗,但也不能違心地說它就是成功的范例。說到高度,不得不再次提起環翠樓。本來,環翠樓的現址是最理想的,既有歷史的延續性,也有地勢上的優越性;本來,環翠樓與劉公島形成的東西軸線是通透暢快的,登樓眺海俯城,山、海、城融為一體,自有一番意境。而我們現在擁有的,可能是永久的遺憾了。清晨起來登奈古山,有時會不自覺的發出這樣的一種感慨:威海人在破壞一種美的同時創造美,然后再破壞它,再創造。何以有此說呢?威海在幾乎拆除全部準四合院式的平瓦房后,創造了“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多層樓房、……”的形式美。而現在再站在環翠樓上四望,南面是市立醫院如墻一樣立于一側,向東是即將拔地而起的人民商場、書店大廈、百貨大樓,折向北是華聯、光孚、威海衛大廈,再向西折回來有光明花園、電力大廈、陽光大廈、大世界;饒不說遠處東海邊還有威勝、進出口和404醫院的高樓;城里中學和東北村宛然成了環翠樓下一個“天井”,整個又圍成了一個更大的“城市四合院”。或許這也是一種新的美,只是現在還沒有被接受。
曾經親耳聆聽過市里的老領導同志講政府的難處,講不少中央和省里駐威單位,抱怨政府不批準他們為威海的現代化建設蓋高樓。我想,政府應該這樣回答他們,不是不批準建高樓,而是不準在不應該建高樓的地方建高樓。
那高樓該建何處呢?按照“板塊”劃分的概念,南部經區和西部高區都是可以劃出一處或幾處高樓區的,據說清華大學做的威??傮w城市設計也有這樣的思路。那么理想的城市高度模式大概是:穩定和嚴格控制中心區的建筑高度,在西部和南部適當建設高層建筑簇群;用形象的語言可以描述為“壓住軀干,抬高兩翼”,空中鳥瞰,整座城市就像一只舒展雙翼、俯身向海的海鷗。
?。ㄋ模┑ㄖI造清新明快的城市格調
眼下經常見諸報端的一個話題是關于城市建筑主色調的討論。先是北京確定“灰色”作為城市的主色調,接著是哈爾濱將主色調定為白色和米黃色。重慶的媒體最近發起了對山城主色調的討論。不過作為官方的重慶規劃局并不熱衷于此,他們不但不像北京、哈爾濱那樣“官斷”地直接給一個定論,甚至不主張確定一個單一的主色調,說那樣會影響重慶的色彩美。也許關于色調的討論,永遠沒有完美的答案。但我想,如果是基于歷史的延續、文化的傳承,自然而然地給城市確定一個主色調,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就像我們說西方色彩斑斕的油畫是一種美,也不能否認中國的水墨丹青就不是一種美。事實上,油畫復雜的色彩運用背后,往往也蘊藏著一種簡單的色調美。
如果給威海定一個色調,自然而然是淡色,更確切地說是淡白色、淡黃色。從文化繼承性的角度看,歷史上的威海是北洋水師的大本營、甲午海戰的落幕場,銘刻的是民族的屈辱;當代的威海則是走出屈辱歷史陰影的新興海濱城市,需要一個明快的調子。80年代所謂48字城建大綱中關于“淡色墻面”的總結,不能不說是一個有價值的探索。而在這個大綱指導下淡色建筑的大量涌現,也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確定淡色作為城市的主色調便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了。其實,將淡色作為威海城市建筑的主色調,與整個城市的背景色也是很吻合的。威海的背景色是什么?是大海的藍,山林的綠。淡色的建筑,配以碧海環繞、叢林掩映,便形成了清新明快的城市格調,格調體現的是品位和文化。
當然,給城市一個主色調,不是禁錮建筑師們的頭腦,束縛建筑師們的手腳。就某個具體建筑或建筑群而言,如果色彩的運用與城市的色調協調,便是一種成功,而且標志性建筑的色彩也并非一定與城市的色調一致。比方說北京,整個城市是灰色調的,但故宮卻是紅墻黃瓦的,醒目但不扎眼。在威海找個扎眼的例子,可能要屬畢家疃昌鴻小區紫紅顏色的住宅樓。不過時間長了,雨淋日曬,褪色不少,看著竟也比剛建成的時候舒服一些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對威海而言,還是淡色調的好。
?。ㄎ澹┖I公園還是應該多些文化味
海濱公園最后一次改造是1998年的事情,雖然到現在僅僅時隔不到5年,但它的改造建設可能又將為期不遠了。這一方面是因為海濱公園自身的檔次不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威海公園的建成開放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海濱公園原來的地位和功能。
那么如何進行改造呢?是繼續向威海灣填海造地、然后再建一座“威海公園”?還是另辟蹊徑、塑造海濱公園自己的特色美?我想大約還是后者更科學,也更現實可行。因為某種意義上說威海公園代表了它那種園林風格、它那種岸線結構的顛峰,很難再有新的超越。反過來,假如真的再按照威海公園的模式改造海濱公園,兩個分不清誰是誰的“克隆”的公園比肩而立,結果便是視覺上的雷同感,市民和游人便會質疑我們建筑師思維的單調和貧乏。
所以海濱公園的改造需要創新,需要結合他的環境、歷史,給一個新的定位,現在看,可能多些文化味是個不錯的嘗試。因為這個公園畢竟處在環翠樓至劉公島的歷史文化中軸線中央,因為它畢竟毗鄰威海衛城600年。說將起來,如果真要按照這么一個思路去改造它,還是得靠諳熟威海的文化專家和建筑師們的智慧,但作為關心城市建設的“門外漢”,未嘗不可出些點子,以資參考。
一個點子是,威海港北港區還是搬走的妥。北港區搬走與南港區合并,客運、貨運功能合一,不論對老城區的保護還是南部板塊的開發帶動都是好事情。北港區搬走了,提高海濱公園文化品位的空間就大了。
二個點子是,不妨建條文化長廊。既然要突出文化味,就得有承載文化的空間。建條古色古香、中式風格的文化長廊,與奈古山上明代風格的環翠樓、劉公島上清代風格的丁公館相映成趣。長廊可以用于展示的威海城市發史,也可以承辦別的文化展覽;適當設置些門臉、鋪面,還可以把經營文化旅游紀念品的業戶歸整進來,免得整個公園跟現在一樣像個小商品批發市場。
三個點子是,不妨給浴場恢復點空間。現在海濱公園的海濱,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是沙細浪小的優良浴場,1986年出版的《威海市志》扉頁照片上尚能找到一絲當年的蹤跡。直到現在,仍有不懼水質漸壞的游泳者在城南河河口南面游泳,更有冬泳愛好者在嚴冬季節也一搏威海灣,但終究難有往日的風采了。說實話,土生土長的威海城里人守著風平、浪靜、沙細的威海灣,卻要乘近一個小時的公共汽車去高區旅游,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或許將來海濱公園改造,建筑師們會考慮在適當的位置恢復一段沙灘浴場,給市民一些便利。哪怕能找回一點點歷史的影子,都是一種成功,因為歷史本身就是文化。
?。┐蟛賵龅拿\
隨著省新體育基地大樓的拔起,老體育基地暨大操場的改造建設也已經到了一個進行最后抉擇的關頭。現在看,這塊百十多畝的土地還是建成商住樓的可能性大。為什么這么說呢?這種趨勢源于一種短期的市場沖動。需求的一方自是不必多說,大操場已經是城里最后一塊幾乎沒有拆遷負擔的“精肉”,本土的開發商們已經盯了多少年,何況還不乏資本雄厚的外來開發商虎視眈眈在后。供給一方看,政府現在搞“經營”城市,說的簡單些,就是拍賣土地,而且搞什么建設都需要資金,眼下正是用錢的時候,早點拍賣出手換個好價錢的愿望也蠻強烈。有買有賣,成交是自然的了,所以說最終很可能還是要建成商住樓。
聽這口氣,像是充滿遺憾與無奈。是的,如果最終是這樣一種結果,確是莫大的遺憾與無奈。可能會有人說了:你這不是反對市場經濟嗎?不,不是反對市場經濟,但必須看到市場是個短期行為,有它天然的盲目性,而且特別是在百余畝的土地上搞固定資產投資,可不像在超級市場買青菜水果,買下來“吃”不掉,可能會很難“消化”,而且這樣一種風險的概率也是蠻大的。
那照此說畏首畏尾,我們就不搞開發建設、不搞城市經營了嗎?那倒不是,只是如果能在規劃的指導下運作市場,或者說如果能把城市經營的思想和城市設計的思想結合一下考慮,將可能會有另一種更理想的方案。
這樣一種理想方案,一句話概括就是建設一座奧林匹克公園或者體育公園。(奧林匹克公園、廣場之類的名字見諸國內不少城市,但一直以為體育公園這個名字是個新發明,沒想到竟被煙臺人搶了先;6月份,時隔兩年后去近鄰煙臺,從煙威高速一進煙臺開發區,赫然矗立的竟是“體育公園”的大路牌)。為什么說這樣一個方案可能更理想?大概可以用三句話作個解釋。
一是這樣一個方案可能更滿足城市規劃的規范要求。既然是公園,布置的建筑又以體育場館為主,那么通過開展城市設計,這個區域空間內建筑的密度、高度、體量、造型,就都可能會比單純的商住樓更符合城市規劃的意圖。而且,大操場地處威海衛城東門外,歷史上就是衛城守軍習武操練的較兵場,體育、軍事一脈相承,奧林匹克的源起就在于呼喚和平,因此,在這樣一個位置建設一座體育公園,也算是歷史文脈的延續。
二是這個方案可能更符合城市經營的效益原則。拍賣土地搞開發是一次成交,政府和開發商一手交錢,一手給地,開發完成后,或者店鋪招商,或者住宅銷售,形成最終消費,正常的情況下,產業鏈到此結束。如果開展城市設計建公園則是細水長流,充分做足園林、地熱、場館的文章,既可以向市民提供大眾服務;也可以通過會員制俱樂部,賺足高收入階層的錢;還可以承攬專業化的商業比賽帶動相關產業。威海大約一直未泯滅承辦一次省運會的想法,應該說也不無借此推動經濟的考慮,畢竟體育產業,商機無限,但真的要承辦,單靠高區的體育館和體育場可能還是不夠的。而且即使是建設公園,也同樣可以招商引資,如果操作的好,這個方案的實施倒更符合經濟學所謂“經營”的概念。打個比方,單純的拍賣土地僅僅經營上的一個“環節”,就是銷售變現;而建設公園,政府的角色則像大股東,尋個合伙人入股充當職業經理人,打點日常事務,持續地“經營”。沒準像濟南魯能、青島頤中這樣熱衷體育產業化的大企業還真的感興趣。
三是這個方案可能更好的體現“三個代表”的思想。公園畢竟是公園,保持這樣一個城市空間的公共性而不是為某些人享有,或許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
?。ㄆ撸┳詈?%的舊城改造
所謂最后2%的舊城改造,說的是棲霞街那一片街區。這2%的說法源自官方98%的舊城改造率。后來提出市區村莊改造,98%的提法受到質疑,不過村莊的改造,終究尚可歸于舊村的改造或者城市新區的開發,與傳統意義上的舊城改造大概還不是一回事。因此,這2%的說法倒也未必錯,這是題外之話。
言歸正傳,棲霞街這塊2%的舊城區改造,還真是塊“燙手的山芋”。這里地處鬧市而連水、電設施尚不完善,更有不少民居已成危房,因此改造是必須的。而要走商業開發的路子,拆遷是個不小的麻煩,地價更是不菲,倘若沒有大資本,運作起來可能不是件容易事。而且,拖的時間越久,改造的成本就越高,更何況即便實施了,也未必就成功。一個例子是北京德勝門內一片老城區的改造。當時從白塔寺出發,準備走北四環路奔機場,穿過德內大街的時候看到的,一大片色彩明亮、火柴盒式的多層樓房,立于青磚青瓦的四合院城區中,分外刺眼。出租車司機師傅講,這地方前面不遠就是中南海,不讓起高層。不知道這個項目在商業運作上有沒有成功,但從城市設計的角度看可絕稱不上成功。
由此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吳良鏞先生主持的菊兒胡同危舊房改造,能夠獲聯合國的人居大獎了。改造往往比新建難得多,改造的精品更是鳳毛麟角。其實,既然大拆大建未必行得通,倒不如嘗試一下菊兒胡同改造的模式。比如說,把老城區、老民居的風格延續下來,危房拆除一些,修繕一些,加固一些,稀疏出來的空間用來建設街頭綠地和廣場,適當設置雕塑和小品,可能會別有一番風韻。而且整個街區改造還有兩塊“文章”做。一個是“影壁文章”。就是東方賓館的位置,不論是繼續用這塊舊“影壁”,還是推倒了建塊新“影壁”,這么大的空間,都能畫幅好作品出來。另一個是“步行街文章”。街區南端,汽車站的搬遷已經為時不遠,北端的百貨、華聯是市區最大的商業中心,而街區西側的東城路夜市更是頗有傳統。這些都是資源,不妨把棲霞街區和東城路捆綁起來改造,建設成有威海特色的園林式步行街區。即使是老建筑限制了高度,還有地下的空間可以挖掘,據說王府井真正的精品店就都集中在地下商場。
?。ò耍┦袠?、市花和園林綠化
夏天一段時間,《晚報》上市樹、市樹的討論熱鬧得很。市樹、市花的評定大約和國樹、國花差不多。有些國家很明確,像荷蘭的郁金香,日本的櫻花,沒有什么爭議,中國則不同,“難產”得很,牡丹“國色天香”,一度呼聲最高,但最終也沒有定論,國樹則更不必多言,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市樹、市花也是如此,像濟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詩人就把市花、市樹定好了。但不少城市卻也是“難產”得很,即使讓市民來投票,往往也是眾口難調。威海大約就是這個樣子。對于一個在威海僅僅工作了三年多的外鄉人來說,雖然記得1398年設衛、1403年筑城的歷史,但對這個城市蘊藏的文化卻不敢說有多么深刻的體會。因此,也就不敢對這個城市過去選定的市樹、市花,以及將要重新選定的市樹、市花妄加評論。但無論如何,選出種植廣泛、深為人愛的市樹、市花,還是一件好事。哪怕現在種植不是那么很普遍,將來種多了,自然也就會越得到大家的認可,畢竟魯迅先生說得對,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不過我想,市樹、市花的評選更主要的還是一種文化上的意義。即使是市樹、市花引入到城市園林綠化實踐,更多的作用也在于給綠化定一個調子,而不是用來約束綠化品種的選擇。比如懸鈴木,中國可能少有城市選作市樹,因為大家更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法國梧桐,舶來品怎能選作市樹呢?但無可否認,從南到北,在每個城市,法桐都是上佳的行道樹種。威海的行道樹種選擇有得有失,綠化效果也便大相徑庭,少年路和統一路的對比便是典型的例子。統一路上的苦楝子,倘若換成同樣胸徑的國槐,景象可能都當別論了。威海老城區的街道窄多寬少,如果樹種選擇搭配得好,認真搞起來,建成林蔭遍布、名副其實的園林城市,并非難事。
說到園林城市,一直覺得這名頭的得來,沾了市區山林的光。不過也說得過去,畢竟這些山林被圍合在城里。但同樣令人擔心的又恰恰是這種圍合,因為不斷“爬高”的建筑在蠶食山體和綠化,如果是小山包,甚至能被整個“吃掉”。現在城市綠化有了“綠線”的杠杠,但好像還是有些抽象,不知道對山林保護是不是管用。我想也許找個土辦法更好用,比如把市區環山公路規劃論證建設起來,環山路靠山的內側,杜絕建筑,外側再劃定一條綠化帶,整個市區的山體或許能較好的保護下來。
也許正是因為威海這個園林城市,過多的依賴山體綠化的緣故,美中不足的是青翠有余而花色不足。或許新的市花選出來,能彌補一下這個缺憾。
2002年10月10日于威海
建筑 城市 人(中)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弗里德里?!ぶx林(德)
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伊里爾·沙里寧(美)
?。ň牛┎叫猩虡I街區建設
從有關信息看,有計劃在威海市區建設三條步行街,一是古陌路光明路(即大世界區域),二是海港路,三是公園路。其中古陌路光明路一條已經開工建設,另兩條尚未付諸施工。1999年來威,適逢拆除古陌路兩側板房,毋庸質疑,那次改造是成功的,改造后環境面貌和商業氛圍都有相當改觀。因此,有理由相信這次步行街改造將進一步提升區域商業環境質量,毋需贅言。
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像威海這樣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市,是否有必要建數量眾多的步行街?如果有必要再建設一處的話,選擇哪個位置更合適?從國內外的城市看,即使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純粹意義上的商業步行街也少有超過兩條的——廣州是兩條的,即上下九路和北京路,三條或更多的尚未聽說(當然,較為集中的商業中心是有3個或者更多一些的)。威海的商業步行街數量似乎也不宜為多,物以稀為貴,多了就會貶值。當然,如果出于各有分工側重的考慮,在市區再規劃一條步行街的話,我想,和平路(自肯德基至百貨大樓段)、東城路(包括棲霞街這一片)似乎比海港路和公園路更妥當,更有優勢。特別是現在,棲霞街的舊城拆遷改造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組織實施,因此,不妨和步行街的規劃建設結合起來考慮。那為什么說這一路段更有優勢呢?我想優勢有四,即有傳統、有基礎、有空間、有特色。
所謂有傳統,是說這一區域有商業傳統。步行街首先要繁華,要有人氣,國內許多知名的城市步行街都是有深厚商業傳統的,是城市商業自然發展的結果。市區華聯商廈、百貨大樓以及原來的威海衛商場、人民商場(現在的華聯購物廣場)等都集中在和平路、東城路區域。東城路的夜市由來已久,頗為興旺。同時,該處還集中了新華書店、肯德基快餐、交通銀行、天同證券以及眼鏡店、首飾店、字畫工藝品店等多種不同的商業設施。而且,這一區域的商業質量信譽和品位檔次比市區其他區域明顯高出一籌,消費人群也以本埠為主,這就能夠保證該區域持續、穩健的商業人氣。
所謂有基礎,是說該區域的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條件比較好。經過近年來的建設,和平路一段的城市建設規模已成氣候,沿路分布的主要是商業和公共建筑,少有居民樓,若進行步行街改造,道路兩側需要推倒重來的建筑物為數極少,北側百貨大樓、華聯購物廣場均無需動,南側新華書店、肯德基等亦勿需動,只需對城里中學南側及對面城里派出所等舊樓進行改造,對道路及附屬公共設施進行統一規劃改造即可,投入當不會過大。從這方面看,該區域比大世界、海港路、公園路等區域優勢明顯。
所謂有空間,是說該區域特別是東城路、棲霞街一段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東城路東側棲霞街一片整個區域,在完成居民搬遷后可以進行統一規劃,西側汽車站搬遷后也可以騰出很大空間結合步行街改造統一規劃建設,而且東城路段的地下空間也可以充分的加以綜合利用。這樣大的空間優勢是市區其他路段難以比擬的。
所謂有特色,是說依托前述三個優勢,立足現有的條件,通過精心的規劃設計,完全可以將和平路、東城路一片建設成獨具特色,能代表威海城市形象的步行商業街區。一條富有特色的城市商業步行街甚至能成為一個城市文化的代表,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十年來,實地走過、親眼看過的步行街有大連的天津街、青島的中山路、濟南的泉城路、廣州的北京路、上海的南京路、杭州的河坊街、中山的孫文西路,都各有特色,像青島中山路上各個不同年代的西洋建筑,像廣州北京路上發掘出來的古商道遺跡,像杭州河坊街整條路段的古色古香等等,不一而足。而特色不是抽象的概念,需要在具體的空間環境和文化、商業氛圍中通過具體的載體來表現其與眾不同。那以目前的條件,和平路、東城路規劃步行街的特色何在?個人覺得最大的特色是,這里可以規劃成一處步行商業街區,而不單單是一條步行街,這樣一個商業街區位于老威海衛城的東門外,尚保有老威海社區的空間布局和建筑形式特色。
當然,無論規劃步行街區與否,和平路、東城路、棲霞街區域由于其地處威海市區標志性地段,其規劃建設都倍受關注,在決策實施過程中,似應廣泛地聽取包括專家、市民等在內的各個方面的意見為宜。個人以為,該區域的規劃建設,可以結合步行商業街區的規劃建設一并統籌考慮,具體而言,以下幾個方面似應在將來的規劃建設中適當予以注意。
一是可以考慮按照吳良鏞先生“有機更新”的理論探索該區域的規劃建設和改造。吳先生有機更新的理論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建設和古城、舊城改造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棲霞街這一方實際就是威海舊城改造的歷史遺留問題,危房眾多,水電不全,改造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誠如吳先生指出的,“有機更新”不失為一條穩妥之路。按照這一理論,可以考慮對棲霞街舊城采取拆除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改造一部分的方式,拆除、保留抑或是改造,則需要根據這些建筑本身的具體情況和空間環境布局的需要來決定,同時實施園林綠化,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公共空間,配套商業建筑,使之東城路及東城路西側一線連為一體,建設成園林、商場、店鋪、街道有機融為一體的街區式步行商業區。從其他城市的情況看,這種著眼于建筑和空間保護的改造在步行街建設中是十分突出的,也是比較成功,像前面提到的幾個城市的步行街,還有哈爾濱的中央大街等等。我市的友好城市中山市的步行街叫孫文西路,很有特色。孫文西路比較京、滬、穗、濟等特大城市的步行街而言,既不很長,也不很寬,和中山的城市規模很相稱,這條步行街兩側的建筑也都不是老建筑,是全部統一規劃建設的,但是整條街道及建筑在設計上兼具中國嶺南和西洋、南洋風格,三位一體,別具風情,同時充分考慮了各類經營業主和消費者的需要,繁華不可言狀。如果說棲霞街一片建筑過于殘破無法保留的話,將來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也可以參考中山的經驗。無論如何,建筑及其所形成的城市空間再及它們所承載的文化,便是特色之所在。
二是似應在汽車站主體搬遷南部經區后,在現位置保留一座聯運站為宜。汽車站搬遷后,靠近東城路一側騰出的空間可以納入步行商業街區統一規劃建設,同時,在現汽車站的西南位置即靠近世昌大道一側,保留適當區域作為聯運站和市區公交車中繼站。一般而言,中等規模以上城市保有兩至三個各有不同分工側重的車站是必要的。南部新站建成后可以主要承擔省內外長途發車任務,市區老站改造后作為聯運站,并承擔威海發往榮成、文登、乳山三市、環翠區各鄉鎮及煙臺、牟平等短途公共汽車的發車任務。這樣安排,可能比符合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能較好的體現城市建設以人為本的思想。若不然,老車站全部遷出的話,一方面會造成市區群眾乘車不便,另一方面,市區各經營車主也會為爭取市區客源而在市區循環攬客載人,擾亂客運市場和城市交通,我的家鄉城市是一個例子,新站沒有老站人氣旺,短途客車市區循環載客的現象也比較突出。
三是可以結合步行商業街區的規劃改造,綜合考慮該標志性區域的道路布局和標志性建筑建設等問題。有一種意見是棲霞街搬遷后新威路向南直向延伸,個人覺得這一方案并不十分理想。因為現在的新威路雖不直,但卻是順地勢自然而行,弧線流暢,如若壓現在棲霞街位置直行至世昌大道,則與世昌大道以南新威路形成折線,不利交通,如若進一步南向直伸,不僅塔山區片人口密集,拆遷壓力巨大,且向南仍不能與青島路自然相連。一個辦法是,保持新威路在內該區域總的街道格局不變,結合步行街改造,作好和平路、東城路、新威路、寶泉路四路相交的節點文章。可以考慮在這個節點位置規劃建設新的節點放射狀威海衛廣場,將威海衛交響詩雕塑置于廣場中央,正面向北,也可進一步請原作者或他人進一步完善該雕塑,使之豐滿,廣場南面東方賓館位置可考慮重新規劃建設體量適中之標志性公共文化或商業建筑。這樣規劃設計這個重要的城市節點,近處可利于交通組織,并為和平路、東城路步行商業街區人流疏導提供公共空間,遠處,則可使新威海衛廣場、新標志性建筑及威海衛交響詩雕塑與人民廣場、政府大樓遙相互應,完善市區南北軸線景觀。
以上是關于步行街建設的一孔之見。(2004年3月6日)
?。ㄊV場和公園
在威海談廣場,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人民廣場、威海衛廣場和環翠樓廣場,甚至不少認潛意識里所想到的全部也就這三個。環翠樓廣場和環翠樓公園,以及廣場上的鄧世昌像和公園里的環翠樓本身,一起構成了城區東西軸線的起點,開闊的人民廣場則和廣場上面巍峨的市政府大樓一起成為城區南北軸線的起點;相比之下,威海衛廣場頗不規則,也顯局促,但卻因地處歷史上老衛城的東門外,現在又于鬧市中心且和市政府大樓遙相呼應成為城市軸線的一個重要節點。可以說,他們處在城市空間和歷史交織的十字線上,成為某種意義上建筑、城市和人的契合點。
當然,這種契合并非說三個廣場就十完美無缺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缺憾是這些廣場沒有和城市的交通組織很好地結合起來。或許這跟廣場方正的形狀有關,但似乎也不盡然。像以廣場聞名的大連,它的中山、友好等多數廣場是放射圓狀的,但也有像人民廣場(原來的斯大林廣場)方方正正的,面積都不算大,卻有效地把道路、建筑、綠化、雕塑、小品等要素整合起來,使得廣場的文化承載、景觀表現和現代的交通組織功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也是東北城市廣場一個普遍的特點和優點。可惜的是威海在后來的廣場建設中并沒有很好的借鑒,似乎也沒有意識到威海衛等三個傳統的廣場在交通組織上的缺陷而在以后的規劃建設中加以改進,以至盡管城區面積成倍擴大而新的代表性廣場建設卻乏善可陳。
再看公園。威海這五年公園的變化,一是一些原本就有名無實、屬于綠地性質的游園退出“公園”的行列,像三角花園,文化路黨校北側游園等;二是濱海一線的公園建設初具規模,保證了市區公園數量有增無減。除了原來的海濱公園,這幾年新建或改造的,包括經區的海上公園,市區的威海公園、海港公園、海源公園,高區的海景公園,也就是國際海水浴場。國際海水浴場的改造,算是城市建設自我糾正的一個典型事例,改造總體上是令人滿意的。從粗糙建成到飽受批評再到全面改造,特別是原來“壓抑”的沙灘資源得到了較為徹底的解放。盡管主題雕塑有模仿青島東海路之嫌,盡管環海路南側密密的公寓樓再也變不成黑松林而成了永久的遺憾,但畢竟大眾的科學的呼聲受到了重視并得到了一定的貫徹。海源公園和海港公園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沒有跳出廣場加綠地的造園窠臼,好在海港公園毗鄰鬧市而且兒童游樂設施便利了市民,人氣還比較旺。威海公園則把廣場加綠化的造園模式發揮到了極致。天津大學楊永祥先生為主設計的這座公園,面向未來、歌頌大海的主題構思還是十分清晰的,五個景區緊緊圍繞這個主題鋪開,但主題的清晰并未掩蓋由于設計手法單一而造成的園林形式的呆板,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整座公園的休閑、娛樂和觀光功能沒有完全挖掘出來。比方說,威海公園設計上的幾何造型的美感,可能需要從空中鳥瞰才好欣賞,而置身其中可能很難體會的到。除了置身園中,大概審美視野海需要從路上、海上、空中幾個方位立體的加以拓展,才能較好的挖掘出威海公園的審美價值。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威海公園的價值最終發揮的如何,還在于公園西側是否能夠很好的規劃建設。相比之下,經區海上公園造園手法要豐富的多。海上公園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大膽突破濱海岸線公園常用的帶狀思維定勢,結合周圍環境特點,一方面保留了松林、沙灘,另一方面又筑堰圍海為湖、砌堤引水成河,建造了別具特色的門、橋、樓、廊,設置了一些時興的游樂設施,充分挖掘了自然環境和人工要素的潛力和作用,滿足了人直接的休閑、娛樂需要。而從文化層面上,公園的這種設計之所以成功,一定程度上在于它化帶為面、動中取靜、直中求曲,滿足了國人傳統、內斂的審美情趣。以上是對濱海一線六個公園點評。
這些濱海公園宛如一粒粒珍珠串成的項鏈鑲嵌于城市之頸,又如一顆顆星星拱衛在海天一邊。倘若它們真的是星星,那環翠樓公園就是眾星所捧的月亮,在威海它是毫無疑問、當之無愧的中央公園。隨著昆明路延伸工程和公園西、南兩側周邊道路工程的實施,整個環翠樓公園的改造大約很快會提上日程了,毋庸質疑,環翠樓的選址、規劃、建設仍是整個公園改造中的焦點,往往陷于一種非此即彼的爭論中。我常想,我們是否可以換一下腦筋,借鑒一下北京景山公園的思路呢?景山不高,在山頂幾處制高點分別建造有5座式樣不同的亭子,有的圓、有的方,有的四角、有的六角,有的單檐、有的重檐,各不相同,錯落有致。我們不妨在公園坐落的奈古山山體的重要節點,或者在不同方位的視覺點的位置,統一規劃建造幾處不同式樣的亭臺樓閣,也可以借鑒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環翠樓的式樣,再以“環翠”為中心,分別命名之,形成一組仿古建筑群,并輔以文化名人的楹聯匾額,或許能較好地豐富公園人文景觀和文化內涵,完善公園的審美功能。
威海是國家園林城市,以前常用的一個提法叫“山襯水托花園城”,好象是原來建設部葉如棠副部長贈于威海的。不管園林城也好,花園城也好,都需要我們建設者獨具造園的匠心,充分挖潛城市和區域的景觀資源和文化內涵,充分調動各種自然的和人工的因素,充分運用各種傳統的和現代的設計思路和造園手法,使得整座城市雖由人作,宛自天成。2003年3月南方考察在從上海去杭州的路上,同行的同事談起說威海有大海,大海豈不比區區西湖大的多,怎么卻有種大海比不過人家西湖的感覺?我想,面積大并不代表景觀多,這需要一個辨證的轉換,造園就是解決這個矛盾的手段,當然像西湖這種造園有一個歷史積淀的過程。這一點我們比不過,但可以啟發我們在現實的城市建設中加以借鑒,前面談到的海上公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再比如說前面談到的楹聯匾額的設置,都屬于造園的要素,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雖然不大,倘若用到妙處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威海這一點很欠缺。朋友的兒子初中假期的一個題目是搜集描寫威海的楹聯,當時我是回答不上一條來,后來我在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米字旗下的威海衛》里一幅三角花園的老相片中,發現了一句比較經典的五字楹聯,“遵循先覺路,灌溉自由花”,刻在兩根白色的圓形石柱上,像門一樣立于收回威海衛紀念塔的左右。原來的紀念塔“文革”中毀掉了,現在的紀念塔是后來復制的,復制得跟相片中的一般模樣,不知道為什么卻少了原來的石柱和楹聯,可惜。
?。ㄊ唬┑袼芎托∑?/p>
如果說廣場和公園之于城市是重要的,那么雕塑和小品則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有人將之比作城市的表情,這個比喻很形象,一個城市怎能沒有自己的表情呢?在這個意義上,威海是一座神情豐富的城市,城市的雕塑和小品數量同城市規模相比,密度是很大的,而且這其中不乏高水平的優秀作品,散布在城市的公園、廣場和街頭、巷角。這些作品大體可以歸為幾類:抽象的如威海交響詩、大海的頌歌,人的造像如鄧世昌、海螺女,物的造型如風帆、海鷗、還有十二生肖,介于抽象于具體之間的如同心結、畫中畫,此外,各個不同時期的紀念碑塔也是威海城市雕塑和小品這個家族的重要成員。
像上面的分類是從具體的外在形態上所作的區分,實際上,從文化層面上,我們還可以從諸多的城市雕塑和小品中抽出某一件或者某一組若干個作品,這類作品往往能代表一個城市,成為一個城市精神上的象征,我們不妨稱之為“城雕”。這種“城雕”在歐美城市很常見,像自由女神之于紐約,美人魚之于哥本哈根,撒尿的小男孩之于布魯塞爾,哺乳的狼之于羅馬,等等。國內的公共雕塑藝術源自西方,但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筑小品和現代雕塑經過時間檢驗而具有“城雕”意義的也為數不少,像華表之余北京,五羊之于廣州,拓荒牛之于深圳,五月的風之于青島、象形“泉”之于濟南等等。那么威海呢?個人的感覺是,大概有關部門是想將威海公園中心文化廣場的主題雕塑——大海的頌歌確立為這樣一種“城雕”,但好象并不很成功。我們不是說中央美院孫偉先生創作的作品本身不成功,而是說這個雕塑沒有成功地取得人們預想的那樣的“城雕”的地位。其實,“大海的頌歌”本來并不是為中心文化廣場創作的,而是為其南側的海頌廣場設計的,雕塑和廣場的名字很吻合,只是后期才跟湖北美院傅中望先生創作的“畫中畫”位置換了個。從后來的效果看,“畫中畫”比“大海的頌歌”要惹眼一些,或許是后者過于抽象,而前者將抽象的寓意蘊涵與具體的形象中,更易于大家接受。可以想象,倘若當初不是因為資金的原因,使畫中畫的創作能夠讓游人登上鏡框,安置在中心文化廣場,是極可能成為威海的“城雕”的。有時候想,也許“城雕”可以不是一個,而是一組。1998年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個性——威海市城市建設的理論御實踐》一書中,該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傅崇蘭先生把“收回威海衛紀念塔”作為最能代表威海的視覺形象,也不是沒有道理。我倒覺得從環翠樓廣場上仇志海先生創作的鄧世昌像,到三角花園的收回威海衛紀念塔,到威海衛廣場上王可慶先生創作的威海衛交響曲,再到威海公園的畫中畫,它們共同構成一組代表威海歷史發展軌跡的“城雕”。
一個城市而言,雕塑設置也并非越多越好,關鍵還要看質量,現在一些大城市甚至提出要清理垃圾雕塑作品。在威海的這幾年,雖然沒有感覺某一件作品是垃圾,但還是覺得有些作品有模仿的嫌疑,有的也許并非刻意的模仿,但在實際效果上還是讓人有一種雷同感。比如劉公島甲午海戰館前的鄧世昌像和環翠樓廣場的鄧世昌像,海螺女和城南河口北側懷抱嬰兒的鐵錨女(這個雕塑的名字大約叫“孕”,因為在雕塑的碑座上很不清晰的有這個字),以及改造后的國際海水浴場的風帆造型的拉膜主雕塑,明顯的模仿青島東海路音樂廣場的雕塑,可以說是國際海水浴場改造總體成功中的一處敗筆。物以稀為貴,再好的創意似乎也只能用一次。忽然還想到,何不在每件雕塑作品的恰當位置作一介紹?包括創作者,安置時間,作品名字和寓意等等,這也許能算個創意吧。
?。ㄊ┙ㄖㄉ希?/p>
建筑是石頭寫成的史書,這是西方人的名言,就西方而言也確實如此,就中國而言就不是很恰當了,我們國家近代以前的建筑是土木寫成的史書,但不論如何,建筑總是一本凝固定格的史書。威海有600多年的城市史了,但歷600年風風雨雨保留下來的建筑卻沒有一個,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所謂古建筑,多不過百年左右的歷史,基本上分為兩大塊,一塊主要是劉公島上北洋水師時期的中式古建筑,再一塊是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建造的有些西洋風格的古建筑。中式古建筑有著很強的程式,身為兵署官衙,劉公島上以水師提督署為主的官方建筑自然難脫其窠臼,作為建筑本身,似乎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特點。威海雖然為英國統治三十多年,但西洋建筑也并不多,像原總督署、北大營、鯨園小學教學樓、寬仁院等等,散布在從黃泥溝到金線頂濱海一帶。而且保存下來的這些西洋建筑,無論是體量還是式樣,都不像大家想象中的哥特式或者巴洛克式建筑那樣,充滿濃郁的歐洲古典主義風情。據《米字旗下的威海衛》一書講,這較為充分地反映了英國當局以最低成本統治威海衛之原則,大概確是如此。但不論如何,這些為數不多的中式古建筑和西洋古建筑,還是應該得到較為妥善的保護的,畢竟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
與歷史上的古建筑相聯系,至今仍時時影響著當今威海城市建設的是建筑的式樣和風格問題。所謂式樣和風格都不過是建筑外在的視覺表象。作為外在的形式,式樣和風格首先是建立在建筑本身的功能基礎上的。陪同傅中望先生參觀劉公島時談起雕塑,他講,像每天吃飯喝水用的碗,口大底小,這形狀是幾千年使用經驗積累下來的,首先是一件器皿,然后才考慮上面的文飾。我想建筑也是如此,首先是使用功能品,然后才是觀賞藝術品。英國威爾士大學建筑學講師西蒙·昂溫所著《解析建筑》,將建筑定義為場所的標志,并把建筑解構成基址、臺面、隔斷、核心、支撐、頂篷、通道、開口等等基本的要素構件。有了這些要素構件的組合,一座建筑的形狀就大體出來了,然后是細節處理上的差異和區別,而正是細節上的差異和區別才形成所謂的式樣和風格,如中國各式各樣的大屋頂、哥特式的尖頂、巴洛克式的穹頂等等。其次,建筑的式樣和風格是同所使用的技術、工藝、材料聯系在一起的。想想中國傳統土木結構的平鋪,歐洲傳統磚石結構的高聳;再想想歐洲石砌的拱券門窗,裝飾著神話人物的浮雕,中國古代木制的方門方窗,雕刻出各式各樣鏤空的花紋,或者貼上精美的剪紙窗花,就不難理解風格和式樣上的差異。再次,作為精神文化層面的藝術品,建筑風格和式樣的傳承與延續是在時間、空間中得到實現的。像歐洲的建筑,從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源頭,到中世紀拜占庭式風格、羅馬式風格、哥特式風格再到文藝復興及其后興起的巴洛克風格,古典主義風格告以段落,歷史的軌跡十分清晰;雅典、羅馬、君士坦丁堡、高盧、再回到地中海區域,區域文明中心轉移帶動的風格轉換脈絡也十分清晰。回頭看中國的古建筑,從重慶到宜昌,感覺那一帶古建筑的飛檐明顯比北方的要彎曲、高挑、陡峭;又像如今蜚聲中外的幾個江南古鎮,同是水鄉,卻各有特色,這都是大空間里的異。再像老北京城里成方成片、青磚青瓦硬山頂的四合院,青島八大關的小洋樓別墅群,這則都是小空間里的同。換言之,一段時間內普遍如此的式樣才形成風格,一方空間里普遍如此的式樣才形成風格,離開了時空觀,純粹就建筑論建筑、就風格談風格便失去了意義。再換言之,單個建筑的式樣和風格,要置身于整個城市歷史文脈延續和空間拓展的時空觀里考察,要與城市特色美塑造的聯系在一起把握。
當初,威??偨Y有48字城建大綱,即所謂“碧海藍天,紅瓦綠樹,多層樓房,樓有間隙,樓樓有別,一幢一式,因地制宜,隨坡就勢,有進有出,有高有低,白色門窗、淡色墻壁”的提法。這個大綱是對威海城市和建筑風格,第一次有意識地,也是最為原始、樸素和直觀的探索與把握,卻是給威海的城市建設留下了深深烙印的。回過頭來看,感覺這其中最成功的還是對威海建筑色彩和城市色調的把握。威海和青島的區別在哪里?區別可能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建筑色彩和城市色調的差異,威海是白色調的,青島有些藍色調的味道,有一年去青島,看他們東海路、香港路廣告牌上的標語是“蔚藍海岸”,感覺很貼切,青島的建筑,可能是玻璃幕墻用的多的緣故,或多或少泛著些藍色調。對大綱“多層樓房”和“一幢一式”的界定,就老城區這個空間而言,大概還是把握的比較恰當的,但在后來的實踐中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貫徹,一些高層建筑不論高度還是式樣,對原有的秩序都是很大的沖擊。從單體上看,這些高層建筑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但放在這樣的環境里就往往成為不和諧的音符。噪音和音樂有什么區別?區別就在于前者毫無章法、規則和秩序,而后者則是同樣簡單的音符無窮無盡的美妙組合。當我們從海上和山上兩個角度觀察這座城市的建筑,如果我們能感覺到那綿延的仿佛一篇連續、躍動、完美的樂章,就是巨大的成功了。這時候有人說:跑題了,注意是討論風格!我說:我們是在談風格,色彩和高度都是體現風格的因子,我們只是還沒有談式樣。實際上,那48字大綱也未談及建筑的式樣,但當時在具體實踐上,又確確實實形成了以市政府大樓、威海一中等建筑為代表的式樣規范。在迅猛的城市化進程中,這樣的規范沒有持久的延續下去,在社會思潮和審美取向日趨多元化的當代社會,原本也是在預料之中的。那于式樣和風格這個問題上怎么辦?我想,我們只有在城市和建筑的相互關系中把握風格的塑造和傳承,既從城市這個角度做好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在建筑的高度、色彩、體量、密度等方面有所統籌,又讓建筑師們放開手腳搞創作,作為藝術創作真正做到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就是建筑和城市的辯證法。
?。ㄊ┙ㄖㄏ拢?/p>
一位朋友曾經突發奇想,讓我用一句話評價市政府大樓,我說,它是威海迄今為止最優秀的建筑。我是很少用“最”字形容事物、表達情感的,卻毫不猶豫地把這最優秀的字眼送給了市政府大樓,嚴格的說,是送給市政府大樓和人民廣場這個整體的。大樓和廣場聯為一體,互襯互托,相得益彰,坐擁南北中軸線起點,背北面南,這是氣;地處古陌嶺支脈高角山半坡上,俯城瞰海,這是勢;上下層次分明,左右布局對稱,線條流暢、輪廓清晰,這是形;建筑巍峨挺拔,廣場開闊包容,整體莊重而不失靈動,這是態;整座建筑和廣場一氣呵成,可謂氣勢俱在,形態兼備。市政府大樓和人民廣場的成功不僅體現在整體布局的恢弘大氣,而且也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細節的設計和處理上。舉個例子,像建筑和廣場結合處的浮雕和臺階的處理。浮雕充分的利用了崖壁空間,臺階則是對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的臺階的巧妙借鑒和改造。這個臺階的結構總體上是三段式的,也可以說是五段式的,最兩邊是兩塊草坪,緊挨著是兩幅臺階,中間又是一幅草坪,這中間的草坪宛然便是哈爾濱建筑大學侯幼彬教授編著的《中國建筑美學》中談到的御階路的現代變種。到過故宮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太和殿前兩幅臺階中間雕滿云龍圖案的御階路,再比較一下從人民廣場上市政府臺階中間的草坪,就不難體會兩者在美學功能上是多么的相似,或許當初建筑師們自己也沒有完全意識到這設計的精致入微之處,只不過是一種源于本能的對美追求的樸素的、直觀的表達罷了。
像市政府大樓和人民廣場一樣,常常吸引大家眼球的是這個城市里形形色色的公共建筑。其實從古以來,不論中外,置身一個城市,我們在審美上往往給公共建筑以更多的關注。這也合乎情理,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以來,各種公共建筑逐步取代專制時期代表政權的宮殿和代表神權的教堂,而日益成為城市的中心,日益成為城市形象的標志和象征,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公共功能和審美需要。這些公共建筑包括城市的行政中心、車站碼頭、醫院學校、賓館商場、文化體育場館等等,和眾多的住宅建筑相比較,它們就是城市建筑中的“紅花”,構成城市建筑審美的主體。判斷這些公共建筑的設計和建造成功與否,我想這樣幾條標準大約是無可爭議的:一是這個建筑本身的安全和功能是否符合規范;二是這個建筑和周圍建筑及景觀環境是否和諧,三是這個建筑本身的審美內涵是否豐富。
把安全和功能放在第一位是符合邏輯的,就像馬克思論證商品,首先要有使用價值然后才有價值,也像我們前面談到的,建筑首先是一件功能品,然后才是藝術品,這是建筑作為藝術和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等藝術形式區別開來的根本標志。比方說我們的威海劇院,17年前地級威海市的成立大會還是在這里舉行的,現在不少人覺得它很丟面子,既不高大宏偉,也無歐式風情。我覺得這外觀倒是其次,更主要的是作為演出的劇場,劇院在設計上存在著功能缺陷——大概內部空間過于狹窄,或者是別的原因,造成劇場的音響效果極其不好,五年間我總共進去過三兩次,感覺是這樣,不知道對不對。倘若是現在再設計建造呢?可能在功能會有很大改觀。因為這樣的功能缺陷主要是歷史時代下的經濟、技術、工藝、材料等等客觀條件的制約造成的,改進并不困難。現在更多的,是由于長官意志,或者建筑師取悅長官意志,過于追求建筑的外在形式而造成功能上的缺陷,沒有把握好“櫝”和“珠”、“芝麻”和“西瓜”的關系,這樣的例子是有的,教訓是很深刻的。關于第二個標準,并不難理解,吳良鏞先生所謂廣義建筑學的范疇以及眼下時興的城市設計的概念,大體都是講這個問題,用辯證法的觀點看就是要處理好“樹木”和“森林”的關系。第三個標準,則體現于建造者和建筑師的精神寄托,也體現于建筑師所訴諸的形式要素的運用,正因為此,不同歷史條件下的具體的人對同一建筑便有了不同的審美理解。據說,蔣介石退居臺灣后,建造國父紀念堂征集方案,結果蔣公一個也看不上眼,最后把故宮大殿的圖片拋給底下人,說照著這個建,便有了現在模樣的紀念堂。不過,不論是我們山東東平的著名建筑師呂彥直先生一手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和南京中山陵、還是臺北的國父紀念堂,一律傳統的大屋頂式樣,卻都是藍琉璃頂的,和舊時皇家宮殿的黃頂大不同,一直不知作何解,不過感覺透著一種理性與睿智。
其實,所謂標準,在科學上都屬于規范研究的范疇,都涉及到人的價值判斷,不同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自然也會做出不同的價值判斷。那首要的一個判斷就是:建筑是為什么人?正像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的,新文藝的方向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本質上是為人民大眾的,同樣,代表社會歷史進程主流的建筑藝術是為人民大眾的建筑藝術。這應該是這樣的價值觀主導下我們建筑師的最高準則,我們的建筑師在工作中不僅要考慮所謂“精英”階層的衣食住行,也要考慮“草根”階層的衣食住行;像機場車站的建造,不僅僅是考慮貴賓通道的設計,更多的還應該關注普通人和弱勢群體的需要。像北京站是當初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建筑本身不可謂不宏偉,但交通組織的設計在現在看來卻不成功,40年后建造的北京西站因為大屋頂設計和工程質量飽受爭議,但不可否認它的交通組織確實要比北京站科學的多。回頭看看威海的建筑呢?似乎一貫的不是很重視交通組織——有多少賓館飯店的停車場建在人行道上?火車站不該設計地下通道嗎?還有新汽車站、體育場等等,交通組織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最后一個問題,我們的建筑是不是為人民大眾的?那同樣要讓人民群眾自己來評判,每隔一段時間就評一評最好的和最差的,把建筑交給群眾和歷史來檢驗。
?。ㄊ模┐笫澜绾屯5淖^
現在大家常講一句話,威海最大的優勢是環境,最響的品牌是人居。我想這前半句講環境是個客觀存在,是優是劣大家自然胸中有數,后半句說人居的牌子叫得響,恐怕連地方鄉土主義情結極嚴重的同志講起來心里也會有些惶恐的。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自己有“軟肋”,就是我們城市居民的生活住區建設并不是十分出彩。偌大一個城市,卻沒有一個規模、質量和品位都上乘的小區拿得出手,相反,最適宜人居城市里不適宜人居的住區倒比比皆是。有時候見多了也便麻木,但仍有這么兩處,讓人想來即便是這麻木中也難免打個冷戰,一個是寨子,一個是大世界。寨子這一片,和老市區一山相隔,卻兩重天地,算是一個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城市也像城市、農村也像農村的典型代表。倘若寨子還有地處城鄉結合部和歷史上區劃調整、職能交叉的借口可以搪塞,那大世界可就完完全全是城里的一塊“傷疤”。住宅樓建在雜貨市場的平臺上,鬧市叫賣的嘈雜和往來車輛的轟鳴不絕于耳,自來水要通過貯水池二次供水,夏天樓下還時而不時傳來肉禽和水產市場的腥味,名義上的四樓實際上比平常上八樓還高,不知道這應該算是多層還是高層,而住區綠化則根本就是奢望了。在大世界上住了三年,不敢說就體會到了這住區環境的全部苦處,真可謂是最適宜人類居住城市中最不適宜居住之社區了。更為惡劣的是,這大世界的住區模式竟像肆虐的病毒,不斷傳播復制到整座城市,同大世界比鄰而居的環球廣場自不用說,遍觀近年來新開發的各類小區住宅,或多或少都難脫大世界“上宅下市”或者“上宅下店”模式的影子,正當其時的多層樓房如此,有所時興的高層、小高層住宅也是如此,見縫插針的如此,成片開發的也是如此,連政府投資的經濟適用房建設都是如此,也算是影響深遠了。
現在回頭看看,像這樣跟風的習氣可謂由來已久。以前城市小巧玲瓏,強調建筑一幢一式,連住宅建筑也是這種習氣。后來在城市迅猛膨脹的過程中,大家發現一幢一式既很困難也無必要,便又有同志提一片一式,結果一直到現在基本都是齊刷刷成片火柴盒式的住宅開發。這樣的跟風,從過分苛求單體的形式差別到毫無變化的呆板,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是小城市文化上的弱點,就像大街上女孩子穿靴戴帽的時尚,去年流行前面長長翹起的大頭鞋,便滿大街清一色都是大頭鞋,今年改成流行靴子,放眼看去又全是靴子,只管跟風,而不管這鞋子、靴子是不是適合自己。
人居這個概念,一開始是聯合國在發展中國家推進的最基本住房條件、住區環境的改進計劃,后來才在更廣泛和中性的意義上表示一般的人類居住環境。我們也是發展中國家,也是發展中城市,但我們的自然條件不是惡劣,而是優越,對于這樣優越的條件,倘若我們不能極大地提升整個城市的住區環境,而是沉迷于頭上的一井之天和眼前的蠅頭小利,我們就是在暴殄天物,就會成為歷史的罪人。事實上我們威海正處在這樣的一個十字關頭,城市化的浪潮方興未艾,大量的城中和城邊村面臨著保護、開發和改造的抉擇。在這樣一個農村變城市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學習、借鑒,使我們的住區環境建設既適應時代潮流又符合威海實際。我們不妨學學珠海,在城中村的改造中“削藩”,不是讓村莊自行開發或者拿地皮作股合作開發,而是采用項目招標的模式,村里作為甲方代表參與選擇發展商。我們也不妨學學上海,根據城市布局規劃若干規模適中的城市住宅新村,政府規劃部門制訂控制性的詳細規劃,使住宅區和城市其他功能分區既保持相對獨立又實現有機融合,既不是現在到處開花、見縫插針,又不是北京、青島那樣集中建設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萬人口的純粹的住區。我們更應該學學中山。中山是威海的友好城市,城市建設諸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步行街值得借鑒,園林綠化、住宅社區開發建設等也值得學習,尤其是住區建設。2003年春天到中山,我們當時看了兩個社區,一個是“凱因花園”,屬于郊外高爾夫別墅,不多言,另一個“陽光花地”卻是市區公寓住宅,我不知道當時別的同志看了后什么感受,我的感受是“震驚”。小區規模并不十分的大,但高層、多層巧妙搭配,布局緊湊而不遮光,輪廓線有連續、躍動之感而無斷裂、突兀之感,整個空間給人一種安全的圍合感而又決不致產生壓抑感,住宅底層架空的空間是展示社區文化的家園,甬路則一律的細鵝卵石鋪地,綠地間還劈出角落布置著兒童游戲的沙坑和水池,我們沒有再進入住宅內參觀,便僅僅這些,也足以讓人體味什么是所謂人性化的設計和建造了。據中山的同志講,這住區的發展商是一位從設計院出來經商的女同志,大約這住區的細膩感與此有些關系吧。雖然沒有再專門看別的住區,但走馬觀花看市容的時候,也總覺得中山的商業區、居住區錯落有致,各有分工,該靜處靜,該鬧處鬧,那城市居民住區的設計,雖不似公共建筑般惹眼,縱然是甘作城市里陪襯的“綠葉”,卻也拿捏的恰到好處,宏觀上社區小環境和城市大環境依偎相襯,微觀上則把對居民的人文關懷體現的細致入微,那全國第一個聯合國人居獎端的不是浪得虛名。
?。ㄊ澹┏鞘械摹吧胶=洝?/p>
如果從空中俯瞰威海,看到的大色塊的內容是什么?是城、是山、是海,當然還有劉公島等等幾個島子,島也是山,是海上的仙山。因此,可以說,威海的城市規劃建設要搞的好,關鍵就是要念好“山海經”。念好了“山海經”,也就能把握好城市的節點、軸線、邊緣、岸線等基本要素的處理,就能立足環境優勢進而在創造屬于威海自身城市特色美的道路上把握正確的方向。
美國人勞麗·亞當斯在其編著的《藝術鑒賞講座》中講“線條是藝術最基本的形式要素,它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這話大抵是不錯的。繪畫需要線條表現,音樂表現出來就像一條躍動的曲線,作為藝術品,城市里面的雕塑、小品、乃至建筑很大程度上都通過線條得到表現,其實就整個城市當作一件藝術品來講也是如此。比方說軸線這個要素,不論國外城市還是國內城市在規劃上都很重視。像華盛頓、堪培拉,它們的城市軸線是十分清晰的。中國城市的軸線觀更是源遠流長,甚至可以說近代以前的中國城市都是軸線對稱的,北京城從永定門到前門、天安門、午門、景山、鐘鼓樓的中軸線可謂集大成的代表作。近代化以來的中國城市,因為戰爭、租界、商埠、鐵路、碼頭等等因素的影響,形態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不再是城垣圈囿著的方方正正的城池,形態不規則了,軸線自然也有所退化,但這軸線不論是舊是新,是虛是實,是長是短,總還在像幽靈一般左右著我們的建筑師和城市。像廣州,本來以為算是嶺南自由主義風格城市的執牛耳者,未曾想就是廣州也是十分在意自己的軸線的,2003年去廣州,他們規劃局的同志在介紹發展概念規劃的時候,對新、老兩條軸線很是講解了一番。或許因為對稱是美的一個基本準則,所以大家才這么重視城市的軸線。回頭再來看威海,以衛城為班底的老城區這一塊,奈古山、環翠樓、劉公島幾個制高點將山海相連,一條視覺空中走廊形成的虛擬軸線確是非常自然,后來巍峨的市政府大樓、開闊的人民廣場和通暢的新威路,勾勒出一條嶄新而實在的南北軸線,這一橫一縱,一虛一實,搭成的十字架挑起中心城的大梁。進入20世紀90年代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設立,對威海的城市形態而言是一個大的轉變,1996年省政府批復實施的第三輪城市總體規劃,適應這一城市化進程的客觀要求提出了簇團發展的空間形態模式,并具體劃分了9大組團。然而城市軸線的塑造卻似乎沒有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沒有跳出中心區的老框框:一方面老城區高密度的重復開發和建筑高度的失控,對兩條軸線造成很大的侵蝕和破壞,另一方面,其他新的城市組團卻均沒有形成較為清晰的區域軸線,也就談不上組團間軸線的協調和整座城市的軸線整合。像威海這樣典型的海濱城市,依山傍海,要在自然中追求規則,隨意中找尋秩序,就需要樹立一種大軸線觀,通過一系列制高點、中心點、轉折點的處理來塑造城市的景觀軸線。俗話講,站的高才能看的遠,幾次登臨里口山、仙姑頂、古陌嶺,感覺從松頂、古陌嶺,到奈古山頂向南到佛頂、仙姑頂,這一串制高點連成威海的一條弧形的城市高空軸線,感覺從劉公島到環翠樓的軸線順著山脊向西延伸,到奈古山頂、到豐柴頂、到螞蚱山(高區畢家疃南側的山丘,畢家疃籍的漫畫家畢克官先生稱它螞蚱山,這里也姑且這么稱呼了)一直到西海邊這是又一條軸線。兩條軸線,一縱一橫,一虛一實,一曲一直,挑起威海城市的骨架。
同樣,要處理好城市的海岸線和天際線這兩個線條形式要素,也需要念好“山海經”。大自然是給了海濱城市更多眷顧的,一個內陸的平原城市,它的天際線要完全靠建筑來塑造,而像威海則不然,有青山作鋪墊,有大海作映襯,我們的線條素材要豐富的多,優越的多。環海一線和環山一線,基本上把城市的輪廓勾勒出來,就是前面說的在這個區域空間內形成大海、城市、山巒三大塊,因此這兩條線能否規劃建設好,直接關系到威海整座城市邊緣的處理,而這個邊緣能否處理的好,則不僅關系到城市微觀人居環境的改善,而且也關系到城市整體特色美的塑造。比如說,都是依山傍海的海濱城市,威海和青島有什么區別?一個重要區別是威??傮w上是城在山中,而現在的青島是山在城中。青島因為這樣那樣、種種主觀客觀的原因,城市的開發在平面上蔓延、高度上攀升,殘存的山頭便成了建筑的點綴,像浮山后新區的建設,雖然解決了棚戶區的問題,卻也付出了開發占用大面積山體的代價。威海城市小,總體上看仍然是城在山下,但也須看到山體保護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像塔山已經僅僅剩了一個小山包,再比方環翠樓、奈古山、豐柴頂、螞蚱山一直向西這條山脊,也已經蠶食的很厲害了,這條山脊夾在南北兩座高山中間,本身并不雄偉,卻是城市一條重要軸線,保護刻不容緩。我們必須下決心、下大力氣把威海的山體保護起來,因為保護山體就是保護威海的城市特色美。2003年建成的環山路,20多公里,基本上包絡了整座里口山脈的東、北兩個邊緣,從張村經過羊亭插到經區的里口山脈西、南兩個邊緣也應該考慮通過環山路的形式串聯起來。同樣,已經建成的環海路基本上包絡了古陌嶺山脈一大半的邊緣,而古陌嶺前山還沒有很好的保護起來,存在著無序開發破壞山體的巨大隱患,幾次登古陌嶺,感覺從黃泥溝到向西經過戚東夼、菊花頂、宮松嶺、古陌村、環保塔、欽村北、槐云村、哈工大北,再連接到環海路,這是一條線,這一條古陌嶺山脈前環山路的基礎是很好的,完全可以不用很大的氣力就能貫穿起來。我想,如果已經建成的環山路算是1號線,那我們就還得下決心規劃建設2號線,3號線,4號線,等等,環山路靠山一側杜絕開發建設,這辦法固然有些土氣,卻大抵能有效。這樣一直到把山體圍繞起來,保護起來,威海山、海、城的特色才能完美的保存下去。
?。ㄊ﹦游飯@和植物園
當今世界,公園發展得一個重要方向是主題公園。談到主題公園,大家往往想到國外的迪斯尼樂園,北京的世界公園、中華民族園,深圳的世界之窗、錦繡中華等等不一,卻常常把動物園和植物園這兩種傳統的主題公園淡忘在主題公園的范圍之外。
小時候覺得動物園是大城市里小朋友的奢侈品。上大學以后才有機會去過幾次北京動物園;在濟南去黃河的時路過金牛公園,也就是濟南動物園,沒有進去,據濟南的同學講很一般;在鞍山實習的時候去過毗鄰二·一九公園的鞍山動物園,參加工作后去大連參觀過他們已經遷到郊區的森林動物園,感覺無論規模還是檔次都和北京動物園相差很遠。但就在最近,有關報刊用“遷”動人心作標題,報道了北京動物園這個全國最大的動物園將要搬遷的消息。最初的動議者是北京市的人大代表,這位代表來自北京南郊的大興縣,而大興縣有一座野生動物園,代表的動議正是將北京動物園遷到大興兩園合一。反對者也多是首都文化、社會、科學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媒體報道文章則更多的是對搬遷程序合法性以及搬遷背后房地產開發利益驅動的質疑。首都的事情自然有首都去研究解決,由此想到的是威海,因為其中涉及的幾個話題也都值得威海來思考。
跟大多數地級城市一樣,威海沒有專門設置的動物園,只是在環翠樓公園南門辟了一角作動物園,有矮馬、獅、虎、豹等若干動物,園林部門提供的只是一塊場地,動物多是歸合作方所有的,動物園也便成了公園的園中園,單獨收門票。因為環翠樓周邊道路工程建設的緣故,這個袖珍的動物園也即將不存在了。那將來威海還要不要規劃建設一處動物園?一些規劃專家提出威海轄區內榮成市有一處西霞口野生動物園,威海市區建設動物園無大必要。我想倘若放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考慮這個問題的話,上面的說法也未必然。就像北京動物園和大興的野生動物園各有分工,而且相距遙遠,各有自己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對象。威海也是如此,現在看不需要的,將來不見得不需要,現在看辦不到的,將來不見得辦不到,長遠計還是應該考慮做出相應的規劃的,而且通過市場化的方式運作,也未必需要等多長時間。從目前的條件看,位于經區北部,威海公園和海上公園之間、海濱路東側長峰咀的位置是個不錯選擇。首先,從完善濱海公園體系的角度看,該處海岸南北兩側的海上公園和威海公園,成就都很高,規劃普通的開放式濱海公園很難有大的創新和突破,倒不妨考慮建設一處類似動物園這樣的封閉式的主題公園,為開放的海岸增添一點圍合感,為大氣的海岸增添一點童趣,為空曠的海岸增添一點生機。其次,從區位和場地條件看,該處位置相對較為獨立封閉,面積大小也適宜建設動物園。當然,建設威海動物園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說可以考慮以海洋動物為主,兼顧陸生動物,陸生動物中又以中、小體型動物為主,與西霞口野生動物園互為補充、錯位競爭。在建設上可以考慮招商的方式融資,動物也可以考慮通過租賃、社會捐助等方式安排入園,將來條件成熟了還可以依托大海建設有威海特色的海底世界。
從威海的資源條件看,規劃建設植物園可能要比規劃建設動物園容易的多。因為多數植物園大都依山而建,北京植物園在香山腳下,濟南植物園在千佛山腳下。威海市區低山連綿,植被茂密,而且山上植物物種本就豐富,適宜建設植物園的位置不止一處,比較起來,有兩處位置都十分優越。一處是溫泉鎮機場路畔正棋山下,另一處是張村鎮里口山腹地。正棋山曾于2001年9月登臨,里口山五年間更是數次登攀,前山、后山,基本上跑遍了。之所以感覺這兩處位置極佳,一是因為距離適中,離市中心不遠不近適宜郊游;二是因為交通方便,路況良好,而且公交車、城郊車都很方便,適宜出行;三是因為背依大山而又地勢開闊,適宜造園。如果規劃植物園,一則不妨考慮充分挖掘鄉土植物物種資源,在一處植物園中集中展示,既能對青少年起到科普作用,又能激發市民保護環境、熱愛家園的意識;二則不妨考慮充分挖潛市場潛力建成一個旅游景點。比方說可以利用場地空間優勢,大色塊栽植若干觀景植物,春天看花,秋天看果,一年四季,絡繹不絕,帶動日益擴大的城市休閑旅游。三則不妨考慮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來造園。比方說,可以把植樹造園和移風易俗結合起來,鼓勵新婚青年在植物園植樹紀念,長此以往,定成氣候。我想我將來娶妻大約會在北京和泰安老家植樹留念的,如果有機會來威海也許會在這座曾經工作過的城市植一株。
?。ㄊ撸┤齻€討論中的話題
第一個是由公園命名談開的一些話題。今年春天,園林部門在威海媒體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對市區濱海一線已經建成的6個公園以及即將建設的經區北側濱海公園(也就是前面談到可以考慮建設動物園的位置)征名。從園林部門粗略整理的前段時間征集的公園名稱看,情況和2001年威海公園征名時差不多,可謂五花八門。威海公園的命名,最終是經過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的,這個名字不見得滿所有人的意,不過經過這幾年看,大家還是漸漸地接受了它。記得當初一位曾參與征名活動的同志電話打到市建委辦公室,很不客氣的批評我們沒有文化素養,定了這么一個土氣的名字,而不選用他提供的名字,并厲聲質問我們還見過有哪個城市的公園這樣起名的嗎?這一問正中下懷,因為就在接電話前大家剛剛探討了這個問題,要不然還真是無言以對、只有虛心接受批評的份了。辦公室副主任問我是否還有別的城市公園這樣命名,我說在鞍山的時候知道他們立山區最大的綜合公園本來就叫“立山公園”,只不過后來紀念50年代鞍鋼的全國勞動模范孟泰而改名“孟泰公園”了,還有位于北京朝陽區的一個大公園叫“朝陽公園”,上海靜安區的公園叫“靜安公園”,雖然沒有去過長春,但偶爾看長春的旅游圖,見一處公園赫然標著“長春公園”的大名。后來回頭查了一這位先生起的幾個名字,其中有一個叫“鰲游園”,我想幸虧也沒有選這位先生取的名字,要不然我們到威海公園的市民游客、包括這位先生自己不都成王八了么?一笑。我想這威海公園的名字能逐漸習慣為大家接受,也許是應了大俗大雅的說法,用城市的名字為最壯觀的濱海公園命名,畢竟通俗中透著幾分大氣,用的別的名字真未必震得住公園的氣勢,包括公園的主要設計者楊永祥先生起的“瓔珞園”的名字,太過文縐縐了。現在想用“?!弊珠_頭把7個公園串起來,創意當然是很好的,但在實踐上卻未必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一則是征集的名字能否取的值得妥帖恰當而富有創意尚有疑問,二則是濱海一線將來肯定還要規劃建設若干公園,這些公園是否也按照同樣的思路命名?命名是否前后有所聯系?聯系是否恰當?等等一些問題也都還有待商榷。總的感覺,大約還是尊重歷史、尊重傳統、尊重習慣的好。
第二個是關于威海的人文精神的話題。這個話題好象是威海日報和晚報發起的,2004年五一前后到現在,兩份報紙頭版的顯著位置,以“我心目中的威海精神”為標題,陸續刊登了部分讀者心目中的威海精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城市建設者其實也在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見解。當初威海公園從總體規劃到具體設計可以說都體現了這樣一種精神訴求。海濱南路工程完成后,市建委編纂了《城市環境建設研究》一書,收錄了有關工程建設的論文。公園設計者天津大學楊永祥教授的論文題目是《大海的靈性、時代的精神》,中央美院壁畫系主任孫景波教授的論文題目是《面向海洋的暢想》,當時,我們市建委的秘書班子為這本論文集準備主旨論文時,提煉出“威海立足大海、面向未來,兼容開放、蓬勃向上的人文精神”,雖然這幾篇文章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各自獨立完成得,卻不約而同的體現的是同一種精神追求,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第三個話題是關于市樹、市花等的再討論。最近,在新華書店翻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1月份陸續出版的一套旅游的小畫冊,在關于威海的那一冊一開始,介紹威海市樹、市花還是合歡和桂花,于是想起這個老話題。這個話題前兩年在媒體上頗是熱烈的討論了一番的,據說也初步擬訂了幾個方案,大約市樹擬定的是雪松,市花擬定的是薔薇月季一類的,最后似乎也沒有定論。市樹、市花大約也像前面談到的人文精神的話題,蘊藏著某種文化內涵,舉個例子看,北京的市樹是國槐,上海的是法桐,北京的市花是菊花,上海的是白玉蘭,不論是市樹還是市花,從比較學的角度看,兩者都很恰當,大家會覺得他們的市樹、市花和這個城市很像。也許這種感覺是建立在大眾傳媒和文化界對京、滬文化百年探討、爭論、比較形成的思維定勢基礎上的。威海城市小,文化界給予的眷顧少得多,到現在對于威海城市文化的自身內省也并不是很成熟,就像前面談到心目中的威海精神那個話題,實際上現在大家對威海這座城市的文化也還沒有談出所以然。在工作生活了五年,不敢說就完全理解這座城市的文化,多少有些體會,卻又很難用文字表達的出來。于市樹、市花的選擇似乎也是如此,憑直覺,合歡還是有些像這座城市的,威海更像一個身影婆娑、豐姿綽約的少女。感覺黑松也有一些像這個城市,或許當初黑松作市樹,合歡作市花就好了。
?。ㄊ耍┏鞘械募毑?/p>
現在,威海的口號是建設“世界精品城市”。什么樣的城市算精品城市?我想,大約應該做到規劃布局要精當、建筑形態要精巧、建設施工要精細、整座城市要精致。我們的城市是不是精品城市,往往不經意間可以通過城市細部的處理體現出來。
那什么是細部?相對于一個城市,細部可以是一幢建筑,也可以是一條道路或者一塊綠地;相對于一幢建筑,細部則可以是建筑的入口或者墻飾;相對于一條道路,細部則可以是道路上的市政井蓋或者指示標牌;相對于一塊綠地,細部則可以是綠地上的一棵苗木或者一件小品。也就是說,細部是個相對概念,城市的每一部分、每一處邊邊角角,不論我們意識到的或者沒有意識到的,都可以歸于這樣一個范疇。事實上,對于成功的細部處理,大家往往意識不到,而是覺得理應如此。舉個例子,泰山盤道靠中溪一側的石砌垛墻,高矮適中,設計和處理都很成功,北京大學美學評論家楊辛教授在電視紀錄片《中華泰山》上說,這個石墻很人性化,一方面有基本的安全功能,另一方面還能讓登山累了的游人小坐片刻,感覺很舒服,如果不是楊老點撥,大家能享受它的好處,卻一般不會意識到這種好處。再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我們威海世昌大道行道樹的樹坑,那里面栽植了一些草花,很艷麗,這就是一個改進了的細部處理。其實這樣的細部處理以前就存在,包括改造前的煙臺路以及昆明路、文化路的部分樹坑原來就有些草叢,不知道是自然生長的雜草還是人工栽植的,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人工栽植的,當初園林工人們也沒有自覺的意識到這個細部的成功之處,我剛到威海工作的時候寫過一點關于威海綠化的印象,提到過這一點。五年后的現在,大家觀察最近的市區行道樹的樹坑,不論是統一路上的,還是光明路上的,就會發現這些原來黃土裸露的樹坑都栽上了草墩,這是園林部門有意識地開展細部處理的一個開端,這是一個從自發向自覺的轉變。
與這些成功的細部處理卻往往難為人意識想比較,一些無處不在的蹩腳的城市細部,想必每個城市人都不同的感覺和體會。妹妹剛來威海的時候是夏天,自己在這個城市找工作,辛苦半天后在海濱公園消磨時間,她跟我抱怨說,這個公園是怎么修的,大熱天曬在太陽底下,連個坐的地方也沒有。想想也是,偌長的海濱公園,除了北端有幾處石椅外真是一無坐處,本來那草坪的石沿是可以小坐的,但都擋在一個個經商攤位的后面便無法為游人提供休息的方便了。其實,只要稍微用心,就會發現一大堆這樣那樣的城市建設中的細部問題。比方說城市道路上安裝的雨水排水井,一般在油路面上挨著路邊石,多是鑄鐵的,一些新建工程也有用花崗巖的,方正的形狀和條形的縫隙,這樣的井蓋我們應該怎么安?大約橫著放比較合適,就是井蓋的縫隙和道路的方向垂直,因為倘若縫隙順著道路放,自行車的輪胎就有可能陷到縫隙當中而導致行人摔倒,留心一下就知道我們城市道路上的排水井,竟有不少這樣順著設置的。同樣容易摔傷行人的城市細部處理,還有至今仍在廣泛采用的室外光面大理石。大理石是只適合室內使用的,它太光滑,冬季雨雪天在室外大理石面上行走一不小心便會摔跟頭。大概不少人下雪天都吃過摔倒在鑫城大廈到公交車站點之間地面上的苦頭。海港公園的廣場,哈工大主樓前的花園、404醫院的甬路,室外大理石鋪裝的例子不勝枚舉,都是敗筆。還有像威海衛廣場,大部分鋪的是花崗巖火燒板,但也鋪了一些光滑的大理石板,拼成平面圖案,今年建成的光明路古陌路步行街也是如此,或許設計者追求的是視覺上的幾何造型,殊不知這為數不多的大理石板也留下了安全隱患。再看看路標和指示牌這個城市的細部。不知道這指示牌是否有具體的技術規范,總感覺威海的指示牌是有些問題的,這問題本地的司機行人多不會注意,因為大家基本上不需要這指示,倘若是外地來威的客人就得琢磨一會了,因為指示牌路名、地名和重要建筑名的標注不是遵循統一的規則的。比方說,那直行的箭頭前面的路名是車輛正在行駛著的路名的下一段呢還是下一個路口和這條道路相交的路名?而右向或者左向的箭頭所指的又是和這道路相交的路名呢還是轉過去以后同這條道路平行的道路呢?似乎不同的位置采用了不用的原則,這就造成了混亂而未很好的起到指示的作用。杭州做的就比較好,不僅指示比較清晰,還很追求視覺審美的需要,多數城市的指示牌是用黑體字的,杭州的卻是用宋體,顯得很娟秀,獨具特色。再有一個視覺細部的例子是戶外廣告的設置,這方面的整治威海是下了很大力氣的,但似乎遺漏一個很重要的載體形式,就是車體廣告。現在公交車做廣告是司空見慣的,偶爾見到不做的卻是感到很新鮮,珠海就是這樣一個城市,身為特區,城里往來穿行的公共汽車卻保持著改革開放前的那種通體的淡黃色加上一些紅色的條線。我倒不覺得利用車體的空間做廣告是壞事情,關鍵是做的質量和效果如何,威海公共汽車的車體廣告就顯得過于雜亂了,內容五花八門,顏色千奇百怪,給人不是美感,更像是視覺污染,我想,如果每幾路車確定一種底色調,廣告也不要包裹整個車體,效果或許會好一些。
屁股決定腦袋,不同角色的人對城市細部處理的體會是不同的,不坐公共汽車的小車族是不會注意公交車站點、站牌和線路設計等等細節的,從未涉足娛樂場的人也無從指摘它們細部處理上的毛病。但我想城市的建筑師們應當有相當開闊的視野,并始終保持一種普通勞動者的感覺,在城市細部的處理上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精益求精。像一個城市的無障礙設計,不論是坡道還是盲道,我們平常人是感覺不到的,但于殘疾人卻是大有用處。記得威海在省內是無障礙設計的試點城市之一,我們的盲道已經鋪了不少,但還很不連續,拐彎抹角的地方處理也不好,一些地段還被有些商家、單位圈起來作了停車場,那盲道便失去了意義;我們對坡道也做過專門的整治,但處理的仍然不夠細致,不少坡道還有5公分的落差,這樣的坡道僅僅方便了機動車和自行車的上下,倘若真是輪椅上上下下,多半還會磕倒的,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只有當我們的決策者和建設者真正意識到這些無障礙設施不是修建出來給我們自己觀賞的,而是實實在在供殘疾人朋友使用的時候,才能說我們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建設精品城市的道路上邁出了自覺的一步。而不論是大是小,像這樣有意識的城市細部處理邁出的一步,都將是帶動整座城市前進的腳步。
建筑 城市 人(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中)
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
——路遙(中)
?。ㄊ牛┪业慕ㄖ统鞘兄?/p>
從1999年7月在威海市建委任秘書,到2003年5月以來先后在威海市城建監察支隊和市政建設公用事業管理處供職,跟建筑和城市建設這個行當直接打了五年交道。我常想應該還是有緣分的,我的建筑和城市之緣,像有著說不清的非理性因素,抑或是傳統觀念子承父業之順延,又或是理想主義自我選擇之必然。
說是子承父業,是因為除了本分的農民這個職業外,祖父和父親都還是優秀的鄉村建筑師——倘若這個頭銜過高了的話,那至少也是優秀的鄉村泥瓦匠。祖父把他的關愛大多給了伯父家的堂兄和叔叔家的堂弟們,我同他沒有一起生活過,相比之下感情自然淺的多,我對他更多的是尊重,特別是尊重他那種對勞動的執著。據說祖父曾經做過大隊基建隊的負責人,不過這種灰頭土臉的差使沒有改變貧寒的家境,卻給父親留下了所謂泥瓦匠的手藝。父親弟兄四人,他行三,祖母在“三年困難”時期早逝,大伯父上學讀書,二伯父參軍當兵,四叔年幼,是父親僅僅讀完小學便下學和祖父一起勞動,靠微薄的工分維持著一個大家庭,我難以想象父親少年時的苦難。記得我小時候,除去莊稼活,父親做過不少行當,給人燒過磚窯,有一段時間也下鄉收購舊酒瓶等以維持家計,他干的最長的活計還是祖父傳下來的衣缽——泥瓦匠。父親在泰城的建筑隊上干過,后來那批人不少都發達了,不知道為什么,父親沒有在城里堅持下去而是回到了鄉下。在我的記憶里,父親一直是個大工,也帶過一些徒弟;父親很愛惜他使用的工具,一些平板、大鏟、托灰板之類的工具都是他自己制作的,線墜、角尺、剛尺等等一些稍微精致的工具都用的很仔細;父親沒有多少文化,卻是個善于學習的人,那時候蓋房子用古老式小瓦屋頂的已經不多了,他只看了一次一位老同志的示范,就學會了小瓦屋頂的扣法,膠東農村蓋房子紅色平瓦用的更早,像父親這個年齡階段的泥瓦匠鮮有會扣小瓦的。家里的小院原來是一片園地,房子主體是上個世紀50年代建的土房,屋頂最早都是麥秸的,麥秸不象膠東的海草那樣耐雨,每隔一兩年,父親就得用一套叫“批子”和“拍耙”的木制工具以及夏收后新的麥秸拾掇一次,一直延續到80年代初,條件稍微好一些后才用青瓦代替了麥秸,草屋改造成了瓦屋,一住又是20年。2003年春節,去萊蕪拜訪同學王立峰先生的時候說,我要把家里的房子翻新一下。他問我,是不是想和《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孫少平一樣為自己建一座紀念碑?我說不是,主要是因為它太殘破了,別人家50米外放花炮,都能震得屋頂簌簌地掉土灰,作為民居連起碼的安全功能也很難保證了,而畢竟父母還要住著,翻蓋一下是客觀需要;如果說這房子有點精神上的寄托的話,也是屬于父親的,畢竟他干了一輩子泥瓦匠。
說實在話,我自己也覺得子承父業的說法是多少有些勉強的,因為父親是典型的匠人,工于建筑一類的工藝技巧,而我卻對技術毫無興趣,對建筑本身是一竅不通的,我更多的是個理想主義者,關注更多的是宏觀的空間結構和布局。或者說,比較建筑和城市兩者而言,大概跟城市的緣分更大些。小學時侯,夏天課余時常躺在村子西邊瀛汶河的大壩上,聽著樹上知了的鳴叫,彈落身上爬來的螞蟻,夢想著將來和五湖四海的小朋友在一起。初中到高中,地理知識學的多了,每個16開筆記本的首頁和尾頁上,都是鋼筆涂鴉的關于村子及其周邊區域的布局草圖。高中三年的任務,用湖北黃岡一帶中學的口號講叫“換草鞋為皮鞋,向城市要戶口”,直到1995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系,當時只是覺得這個專業名字好聽,上學以后才知道前身就是傳統深厚的計劃統計學院。計統學院最早還有個經濟布局專業,后來分立出去成為區域所,我們傳承的主要是計劃專業的衣缽,系里曾經開設一門城市經濟學的課程,不過我考試通過后申請免修了,是四年唯一免修的一科,也算是一種緣分。每屆學生都組織社會實踐是計劃系傳承下來的傳統,我們那一屆是1998年初夏在鞍山。香火興盛的千山、溫潤的湯崗子溫泉、俄式風情的市府廣場、擦肩而過的有軌電車,三區一廠四分天下的整座城市,是這個東北重工業基地大城市留給我們的主要印象。我們小組主要立山區計委和建委系統做調查研究,在建委口的時間更多一些,接觸的包括環衛、綠化、公園、人防等等,當時可沒想到一年以后又在建委參加工作,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城市的一個區而是一個城市,是威海這樣一個聲名在外的海濱城市,于是便有了這五年之緣。
?。ǘ┥?、學習和工作過的三個城市
春天在北京參加研究生復試,用英語介紹的時候說,我想我很幸運,生活、學習、工作過的三個城市——泰安、北京和威海都是知名的旅游城市。確實如此。
泰安是我的家鄉,不過童年和少年都住在鄉下,活動的主要范圍往返于村子和姥姥家所在的我們鎮子,從村子到泰安東關五十里地那時候感覺還很遙遠。1990年初夏跟著父親和堂兄第一次進泰安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岱廟、遙參亭、雙龍池、通天街,名字聽起來都充滿文化氣息,一切都和鄉村的景象迥異,心里充斥的滿是農業文明對城市文明的景仰和崇拜。1992年考入泰安英雄山中學,泰安城便成了我邁出鄉門的第一站。其實,這一站也僅僅是一落腳而已,對于這座城市,不論是外顯的形態還是內蘊的文化,我都談不上太多了解的。母校偏于泰城西南一隅,每次回家路過的南北向的泮河路和迎春路以及東西向的靈山大街或者東岳大街,算是當時最熟悉的了,東西方向的街道多叫某某大街,南北方向的則多叫某某路,這大約是泰安街道命名的一個特點。母校名字所謂的英雄山,大家更習慣叫它蒿里山,這原本是泰山在城南隆起的一個土丘,山是極低的,名氣卻是不小。古人觀念里,泰山“峻極于天,贊化體元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五岳之中雄居東方,五行八卦處“震”位,主生死,鬼魂跨過穿城而過的奈河上的小橋便歸于這蒿里山了,據說這山上原是有一座巨大的閻羅殿的,只是1928年濟南“五三”慘案前毀在了蔣介石北伐軍和軍閥張宗昌激戰的炮火中。想來便是這鬼魂,也是不屈于宿命的,要不然也不會有聶小倩和泰安書生寧采臣所謂倩女幽魂的故事了,這是題外話。現在的蒿里山依舊蒼松翠柏,在開闊平坦的泰城里本是絕佳的一個制高點,可惜沒有很好的保護利用起來,西南一側切山而建的一排門面宛然是對神明的褻瀆。那蒿里山的東、北兩邊,京滬鐵路擦肩而過,山的西北腳便是泰安站了。這車站,大約是泰城里我最熟悉的建筑了,這些年漂泊在外,無數次從這里出出進進,來來往往。清華大學關肇鄴院士設計的這座車站,不論是規模、體量、色彩,還是那上北下南的候車廳功能分區,感覺都是很成功的,在泰城的建筑中自有一份位置,在山東省內的火車站中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了。特別是那花崗巖石材砌筑的整座大樓,介于褐赭和青黛之間的石頭顏色,和巍巍泰山遙相映襯,融為一體,那分明應該就是泰安城的色調!
不知道是泰安有些像北京,還是北京有些像泰安,總是有些像的——兩個城里都多有一些所謂的大院,樹高院深,頗有些“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北京是文化中心,高校林立,泰安雖是一個小城,林林總總的大中專學校卻也不在少數,除了濟南、青島,在山東也數得它了,但我最終還是離開了泰安,踏上北去的列車到北京讀我的大學;然而便是那北京站,也和泰安站一般出口朝向北邊的方位,從北京站到人民大學,一路上觀風景,除了一個“大”字,當時竟沒有更多特別深刻的印象。想想現在的北京城,除了這一個“大”字還有什么特點呢?好象沒有了。就是這一個大,似乎也已經大到一種“大而無當”的境地了。現在回想當年梁思誠先生設想的“雙城”模式,是怎樣的遠見卓識,但又有何用?這城市建設竟有些像那石油、煤炭般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失去便無法找回了,像“巴黎-凡爾賽”一樣的“文化-政治”首都模式只能永久塵封在歷史的記憶當中了。關于京城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設的典籍文論,可謂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在北京四年,去過不少地方,也還有不少地方從未踏足,對京城的文化和建設自然不敢妄加評論,談不出什么新意也便不談。
其實,又何止是泰安跟北京相似?仔細想想,威海衛城又何嘗不與北京城相似呢?威海衛城的東西南北四個村,與北京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區是何其的相似,只不過規模小得多罷了;再有威海衛城和京城一樣背山面水,只不過北京城離燕山和太行山脈遠一些罷了。都是在原本方方正正的老城基礎上,北京是一環一環的將“大餅”鋪開去,泰安是因為津浦鐵路把城市向西拉開,形成現在環繞泰山半新月狀的城市形態,而威海則是順著濱海一線綿延成為帶狀的簇團城市。追溯城市的歷史,北京從召公封薊算起有3000多年,泰安自宋代在現址筑城是1000多年,就是最年輕的威海設衛筑城也有600多年了,但真正從那老城池發展到今天的樣子,都不過短短一個世紀,甚至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這便是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國,我不知道在這個浪潮中它們究竟會向何處去。我透過辦公室的南窗,凝視著環翠樓,想,也許它會記載歷史,包括未來的歷史的,竟不知道這說法是否犯了“圓形的方”或者“木制的鐵”的語病。在網上查著《威海衛志》: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巡察海道副使見威海城墻倒塌,兵備松馳,遂“疏動泰山香錢數百金”重修威海衛城。威海衛指揮王愷等“感公之德,捐奉建樓,以示永久”,并聘大學士劉翔作記。明代的環翠樓畫棟雕梁、金碧輝煌、飛檐斗拱、八窗洞達,后因年久失修逐漸倒塌。1931年7月威海衛管理公署將破廢的環翠樓進行改建,樓上柱聯:“萬年砥柱劉公島,一帶長城環翠樓”。這聯句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并不十分出色,倒是 1934年5月,馮玉祥將軍憑吊供奉著愛國將領雕塑的環翠樓后,揮筆題就的一副楹聯更顯英武豪氣:“勁節勵冰霜,對萬頃碧濤,憑此丹心垂世教。登臨余感慨,望中原戎馬,擎將熱血拜鄉賢。”這副聯語,實在也是馮將軍個人戎馬一生、精忠報國的很好寫照。1944年12月,當時的環翠樓被日寇焚毀,直到改革開放之初才得以重建,便是現在窗外的環翠樓了。不知道再過五年、十年回威海故地重游的時候,這承載著威海文化之脈的環翠樓是否會改變了舊容顏。心里忍不住,提筆為這座樓閣留下兩副楹聯,一副作:“依奈古頂,環顧左嶺右山,愈顯山樓環翠;俯威海灣,直望遠天近海,更知海島衛城”;另一副作:“僧莫占,道莫爭,此樓曰環翠,安奉華夏英魂緬先圣;山也襯,水也托,那島名劉公,銘記甲午風云勵后人”。便是那環翠樓下的小亭子也題上一副:“登山觀海處,憑樓望月時”。
?。ǘ唬┯螝v過的若干城市
從1992年夏天第一次由泰安乘火車去濟南,屈指算來十多年間竟也游歷了祖國的不少城市——省內的濟南、青島等等,東北的鞍山和大連,珠三角的廣州、中山、珠海,長三角的上海、蘇州、杭州,長江上游和漢水流域的重慶、宜昌和襄樊,晉中南的洪洞、平遙、祁縣和太原。
省內的濰坊、萊蕪、煙臺三個中等城市路過數次,主干道路差不多走遍了,濟南、青島兩個大城市也都曾幾次小住,除去威海所轄的榮成、文登和乳山,青州是我游過的唯一的一個小城市。這里是中國的古九州之一,空氣中都透著一股清幽古樸的味道,高大的樹木遮蓋著寬闊的青石板街道,這座城市早先的決策者和規劃設計師表現出的遠見卓識,讓人不禁心生高山仰止之感。確實,青州是不乏名山、高山的,城市近處就是文化底蘊深厚的云門山,紋理清晰的龜背石、人無“寸”高的巨大“壽”字、栩栩如生的摩崖佛像,讓人沉醉其間;再向南遠行還有自然風光旖旎的仰天山,漫山遍野的柿子,山頂叢生的蘆葦,還有深邃的溶洞,使人流連忘返。青州的山,別有特色,多屬石灰巖,所以才能形成溶洞,不像泰山,堅硬的花崗變質巖,遍布的是松柏,也不像威海這邊的山,覆著厚厚的土層,遍布的是灌木。同云門山、仰天山一樣讓人景仰的,還有青州建委的辦公室主任鄭賀山先生,這是位非常勤勉的先生,中國建設報等等報刊上經常見著他的大名,這是位非常認真的先生,從那會議組織的一絲不茍就能看得出。在鄭先生安排下,當我從青州火車站的站臺登上東去列車的時候,也便將這古樸小城的景和人印記在腦海中。
珠江和長江兩個三角洲是我們國家最為發達和富庶的地方。盡管兩地六市只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匆匆參觀,還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珠海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里是珠江口和大海的會合處,這是個和威海很相似的城市,不只是名字相似,更主要是城市形態上很像,都是山海相擁,城在山海中間,只是因為珠江水的緣故,海水有些泛黃,不像威海這般綠。同威海相似的還有蘇州,蘇州的相似性和珠海又不同,相似的不是自然資源,而是它一體兩翼的城市格局——中間是蘇州古城,東西兩側是蘇州高新區和新加坡工業園,同威海中心區、高區、經區的格局如出一轍,只不過蘇州的古城歷史更久遠,總體上保護的比較好,而我們威海的中心區卻處于不停的更新中。
去重慶、宜昌、襄樊三個城市實際上1996年游歷長江三峽的副產品。那是第一個大學暑假,浩大的三峽工程剛啟動,當時怕以后沒有機會游覽大壩建成前的三峽原貌,便不惜勒緊腰帶直奔重慶。三峽的景致并未很快消失,很快消失了的首先是四川省的重慶市,取而代之的是直轄的重慶市,據說重慶直轄后發展很快,變化很大,只是一直未能再有機會一覽名副其實的山城霧都。舊重慶的消失、新重慶的誕生總是令人興奮的,可其后不久便消失在所謂城市建設推土機下的襄陽古城墻,卻令人扼腕嘆息。當時專門從樊城跨過漢江去游覽襄陽古城的仿古一條街,還有仿古街頭的昭明臺也是仿古建造的,當時順著江邊那真正古跡的古城墻頗是走了一段,盡管有些殘破,卻難以掩飾一種蒼涼美。把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一次次毀滅給人看,然后再不厭其煩的復制一堆贗品,這似乎是國人的一大喜好,而且樂此不疲,悲哀。
去晉中洪洞、平遙、祁縣、太原三縣一會,是大學里最后一次旅行。當時從北京乘火車夕發朝至,第一站是洪洞。因為經典的《女起解》,三晉第一大縣的知名度倒是不低。現今的蘇三監獄是后世仿建的,并非真跡,四處看了一下古時的囚室和刑具,其他便沒有很深的印象了。當時不遠千里去洪洞,以至同窗史彥剛先生一過家門而不入,倒非蘇三的面子,而是為了滿足我與同窗李廣為先生尋根故里的夙愿。我們都是朱元璋組織的那次大移民的后裔,只是600年前的先人們就是平頭百姓,比不得魏晉士族的南遷。如此大規模的遷徙,我查過幾本明史都少有提及,不過民間一輩輩人的講述倒更有傳奇色彩。“問我老家是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祖先來何方,大槐樹下老鸛窩”,我和廣為兄便是尋著這些去的。大槐樹的遺址已被辟為公園,坐落在汾河岸邊。大槐樹已經再生了三代,第一代已經歷風雨戰火而不見蹤跡,第二代也已僅余青黛挺拔的軀干,第三代雖尚不高大,卻也翠滿枝頭,生機盎然。樹下立著“老鸛窩”的石碑,東面的長廊里是明清以來憑吊的詩文碑刻,西側是祭堂,祭堂與大槐樹之間夾著移民們出城別鄉的官道遺跡。我跟廣為兄講,沒準先祖們600年前是鄰居,或許正是此道一別,一步一回頭的看著大槐樹踏上了各自的漂泊之路。
洪洞最大的名勝是位于縣城東北30里(?)外趙城霍山上的廣勝寺飛虹塔,是全國重點文物。霍山并不甚高,但大汗淋漓登到山頂,山風吹來,也甚是清爽,只可惜我們沒有更上一層登塔遠眺。與山頂的飛虹塔相映成趣的是山腳的霍泉,百米方塘的東南角處,五股泉水噴涌而出,煞是好看。不是北京西山,也不是濟南歷下,“玉泉趵突”四個字用在這里最是妥帖。從城市到鄉村籠罩在黃色塵土與黑色煤灰的山西,可以想象這清冽的泉水帶給人們的是怎樣的欣喜,但只要看到這泉水,你就絲毫也不能再懷疑,這片土地也能養育出路遙先生筆下大眼睛的山西姑娘。
第二天天一亮到夜色闌珊,我們從洪洞趕到太原,幾百里路,中間造訪了平遙古城和祁縣的喬家大院。一路的文化,一路的辛苦,名副其實可謂是“文化苦旅”了。
平遙的價值再次體現出“物以稀為貴”的經濟學道理。放眼江北,竟再也難尋出第二座這般完整的古城。方正的城垣基本上完好的保存下來,記得當時只有游人少至的南城墻有些殘破而未加修繕。美中不足的還有城墻外的護城河由于長期的干旱早已退化成一道淺淺的溝渠,不見絲毫水的影子(可惜霍泉不在平遙)。城墻里星羅棋布著小城絕大部分民居和主要的公共建筑,一律的青灰色調,一律的平房結構,而絲毫不見呆板之氣,掩映在粉色的梧桐花和青翠的楊柳樹下,透出的是古樸靜謐之美,這就是中國建筑的魅力所在。繞城一周回到西城門,下得城墻,東行至中心再北折,便是平遙城的中軸線了。前面一座高高聳立的騎街閣樓形成整個小城的制高點,也把也店鋪與商號林立的軸線街分成南北兩段。平遙是明清中國的重要金融中心之一,不少票號就曾經營在這條軸線為中心的商業街區里,最早的一家(大約叫做日升昌?的),便坐落在商業街北端的丁字路口,只是已經改作博物館了,可能永遠的告別了昔日的繁榮景象。
如果把平遙比作一個個平凡的音符譜成的美妙樂章,那在祁縣,單單是喬家大院本身就不能不讓人由衷的折服: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審美的感覺往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就只能留給親歷者自己慢慢體會去了。其實,除去建筑、音樂、藝術、民俗風情等等所謂文化的東西,目睹這座號稱民宅故宮的地主與富商大院,稍微回顧一點點中國的歷史,再加上從洪洞以來的感受,都不能不勾起我們對于若干社會問題的思考,這些話題太凝重了,顯然不是這里所能說得清的。還記得喬宅大門上有一副對聯,寫得挺有味道,只是記性不好,實在記不得了。
到了太原,晉祠是無論如何不能不游的,我們按圖索驥,惟妙惟肖的圣母廟雕塑,三緘其口的鐵人,魚沼的飛梁,當然還有難老泉,只是沒有再去登那懸甕山。難老泉是比不得霍泉的,終于還是老了。不過總還是值得一游的。太原是三晉的首府,繁華自是遠非晉南小鎮所能比擬,以至廣為兄游歷兩天后大發“回城”之感慨。時間太過局促,城里并未怎么游玩,不過仍能約略感覺到太原城的大體形狀和山西省在中國地圖上的形狀有些相似,屬于那種南北走向的。城市的馬路很寬敞,只是顯得樹木更小了,衛生也是不錯的,只是空氣顯的更不好了。那時候汾河還沒有治理好,實在看的傷心,尤其是從晉祠回太原的那一段。“歡歡喜喜汾河灣”,以后還能歡喜嗎?書生畢竟是書生,想的太多了,干脆不去想它,捎上兩桶陳醋,走。
?。ǘ┯∠笾械耐`l鎮和村落
村鎮建設是建設部門“三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三建”(基本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職能中很重要的一塊,前幾年從上到下對城鎮化這個課題都很重視,因為這個緣故,1999年秋天和2001年春節過后,兩次到威海三市一區的若干鄉鎮搞調研,接觸了一些鄉鎮。自己是個喜歡游山玩水的人,幾年下來,威海大大小小的山竟也登了不少,因為這個緣故,自然又拜訪了不少村莊。無論是調研還是閑游,畢竟都是走馬觀花,只留下一些約略的印象。
印象中的石島鎮是個小城市,就這一點而言它是與眾不同的,就這一點就可以佐證建設部的所謂城市化指標是多么的有失科學的——像以前按照公安部門的二元戶口登記體制,僅僅把非農業人口當作城市化人口固然不妥,但像建設部把所有建制鎮的鎮區居民都歸于城市化人口恐怕也有失偏頗;就整個威海而言,除去幾個中心城規劃區內的建制鎮,大概只有石島有這個資格。印象中的人和鎮坐落在槎山的腳下,鎮政府機關大院“政通人和”的影壁后面,是一排排70年代左右建設的磚石瓦房,閑談中一些朋友竟也提到這個大院和這些房子,可見美好而有特色的東西總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印象中的苘山,雖然不大,卻很集中,橫平豎直的街道,仿佛深圳一樣的拓荒牛雕塑立于政府大樓前,儼然也有些城市的樣子,只是沒太有人氣。印象中的海陽所是個大的中間站,又是個轉折點,東西兩邊都是景致絕佳的去處,景象卻各不同。從海陽所向東是綿延的銀灘,松林、沙灘,海岸線平緩而舒展,一些基礎設施都比較齊全;從海陽所向西經過西泓一直可以到乳山口,丘陵、村落,海岸線蜿蜒而曲折,只是那鄉村的道路坎坷不平,和銀灘那邊比起來完完全全農村的景象。印象中環翠區原來9個鄉鎮都走過,從初村、草廟子、橋頭到泊于這幾個外圍的鄉鎮是威海中心城的遠郊區,從張村、羊亭、溫泉到崮山這一圈是近郊區,里面的是城區,包括孫家疃這個后花園。
印象中威海的村落都不是很大,村子和村子之間距離也比較遠,不像老家那般稠密。從村子的地理地形地勢上看,大體可以分為漁村、山村、丘陵上的和小沖積平原上的村落四種形態。丘陵地貌的村落在威海俯拾皆是,平原的村落則多坐落在幾條大河的下游兩岸,每每擦肩而過或者遠遠掠過,都沒有深入進去親近過,比較起來,印象中較為深刻的是若干漁村和山村。幾次乘車沿環海公路途徑榮成東南沿海一帶,都為那海草屋頂、青石墻壁的漁村民居所吸引,那種老房子不是很高,比之后來建造的磚瓦房進深也要窄一些,這大約可以算是威海地區現存最早一代的民居了。據說這房子住著是冬暖夏涼的,我沒再有機會進到房子里面去看一看,甚至連村落里面也沒進去。后來看朋友拍攝的一些成方成片的海草房組成的漁村,竟像四合院一樣遠比單座建筑要美得多,碎石板的胡同、清幽的小院、還有村頭枝椏縱橫的銀杏樹,古樸中透著一股靜謐。或許是因為沒有像陳逸飛一樣的畫家在這里寫生,又或許是因為威海比不得上海的能量,否則的話這些膠東漁村也定會像周莊、西塘等等江南古鎮一般成為旅游的熱點。我想假以時日,或許便會名噪一時,但又想,也許還未等到出頭之日那海草房便蕩然無存了,又有誰可知。在威海的山村當中,我去過最多的要屬里口山深處的王家疃了,春夏之交甜杏掛枝頭的時候去過,秋盡冬初霜打柿子紅的時候也去過。那是個順著山溪綿延鋪開的小村子,院里院外、山腳溪畔滿是櫻桃、山杏、桃子、李子、柿子等等數不清的果樹,小橋、流水、人家,這村子在地理位置上宛然是威海城的心臟所在,但置身其中又仿佛遠離都市的塵囂,步入世外桃源。登昆崳山的時候穿過三半石村,登正棋山自西南坡下來的時候從上莊村穿出來,兩個山村也各有特色,三半石還有不少籬笆院子,上莊則要新的多,大體已經是很普遍的紅瓦房的樣子了。
當隱約記下這些關于威海鄉村的模糊印象的時候,早先計劃好的另外一個想法,就是趁這個夏天時間到文登農村做些社會調查的打算也就落空了,時間不允許了,列好的提綱也只有留作后用了。錯過這次機會后,也許一時半會不再有專門的時間去農村做這樣的工作了,當勞動還是謀生手段的時候,我們還要輾轉奔波于城市中間。但又在為了生活奔波于城市之間的時候,我自己也不知曉,是不是潛意識里,不時還在內心深處找尋自己田園詩般的童年呢?
?。ǘ┮活w漂泊與流浪的心
在威海的這幾年,每年7月7日自己都要小小紀念一番,紀念第一次踏上這個城市的那個早晨,順便紀念蘆溝橋抗戰的槍聲。
大學時,時常談起那時已經初露端倪的所謂漂泊一族的現象,漂在北京的一族,還有展轉漂泊于不同城市之間的一族。那時候尚覺得自己大抵不會如此吧,誰曾想人生似乎竟真的有如此多的讖語和玩笑。泰安三年,北京四年,威海五年,我走了一個“三、四、五”,從懵懂少年到將近而立之年。一座城市就是一個驛站,就像五年前那開往煙臺的列車駛出的北京站,而自己仿佛一個流浪漢。那個時候,還頗多感慨地謅了一首有些送別詩模樣的文字送給即將離別的同學們:
本在四海稱英雄,緣聚淀邊作書生。
同窗結誼雙榆樹,平生知己一芙蓉。
猶憶共賞西山葉,而今只赴東海瀛。
萬里一驛別四載,何日再得晤燕京。
或許,那流浪是早就印在骨子里的,那本是一顆漂泊與流浪的心。威海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于畫我是門外漢,于詩也不敢說懂,但總是漢字寫成,尚且識字,循著“詩言志”的古訓,偶爾還拼湊有些韻腳的所謂“詩”。不過在威海并不多,前后只記過兩段多少有些古詩、新詩模樣的文字,似乎都浸透一股著漂泊和流浪的氣息。
一段是2001年夏天登昆崳山后回來記的《七律 昆崳懷古》:七月十四日,與三校友同游昆崳。自三半石村徒步而登,此上山道更無人家,寂寂空山,徒有四人。初時陰雨蒙蒙,時住時歇。回首東望,已見米山一線明水亮于層巒。山雨將罷,而作欲大狀,遠山悶雷,響于耳際,濃霧乍起,盡蔽眼端,幾幾以為已將至山顛。及風流云散,方見泰礴頂崔嵬雄壯,比于泰岱,直通蒼天。至于身側,森森幽谷,楚楚喬木,風入松間,蝶戀花上,蛙步道中,鳥鳴澗里,波等踏云而攀,攜嵐以進,直步峰下,蜿蜒脊上。西望煙臺、東擁威海,眼收天內,心開物外,壯觀天地、一派自然。南有巨石,一柱擎天。石色青黛,上有溝壑。觀之若古之俠者習練之式,凝目甚久,念重陽先生有所思,又及山下山上,村落桃源,有感古人聯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魯人孟某慶波草字撼之,草堂賦詩以記之。
昆崳山上草木深,難覓重陽練劍痕。
劍凝神光懸日月,心存俠氣蕩乾坤。
蕩氣回腸惜古墓,出世入道立全真。
一介書生終憂國,窮達沉升俱浮云。
另一段是2003年春夏之交,漫步威海街頭,拾掇幾處街景,融于心境,拼成這幾句短短的話:
春去夏來的日啊,灑下嬌艷的光
迎面吹來的海風啊,不知是暖是涼
逝去的櫻花啊,如雨般地落
多想那海鷗自由地飛啊,向更遠方
同窗曹虎嘯先生頗為欣賞一句話,“圣徒已死于他鄉,浪子永遠在回家的路上”,沒有考究過這句話的出處,或許這就是曹兄自己的名言。不知道是這幾個漢字組成的句子本身有些歧義,還是自己愚頓一直參詳不透,也許要在流浪中領悟一生了。
?。ǘ模┙Y束語
當這段文字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尚且不能給這段文字一個定性,我甚至不敢喚它作“文章”,因為感覺這段文字并沒有什么章法可言,仿佛喃喃自語,又仿佛向知心朋友傾訴,羅嗦了這四萬言。這段文字(上)的8個題目,是于2002年10月10日前的三兩天寫成的,當時興之所及,筆之所至,并未考慮什么結構或者邏輯。(中)的10個題目,算是一組評論,除了關于步行商業街區的那一節是今年3月初寫的,余下的部分,以及(下)的全部6個題目,是5月18日以來的兩個月間寫成的,這(下)算是傳記、游記和回憶錄,或者叫做流水帳。
這段文字是寫給這五年的,寫給在威海的這五年。這是怎樣的五年啊,人生又有幾個這樣年輕的五年。這五年,曾經埋頭于文山會海當中,也曾經縱情于山水田野之間;曾經有仿佛愛情的美好感覺轉眼即逝,也曾經有父母親情的叮嚀長縈心頭;曾經幻想在小城的安逸和平穩中度此一生,也曾經于痛苦迷惘中幾欲掛冠而去。這是從一個從舊圍城來得新圍城的五年,這是在自信心的迷失中找尋自我的五年。許多朋友曾經數次問起當初選擇威海的緣起,我無從回答,人生的選擇并不總像某些唯洋是崇的經濟學家們假設的那樣理性,而更多的是徘徊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間。回顧從兒時記事起到現在這二十多年,于我自己的選擇,是從未后悔過的;多少有些悔意的,是曾經越俎代庖替妹妹做了兩次選擇。無悔并非不存遺憾,這五年間的很多事情充滿遺憾,有的甚至自始至終都是遺憾。那些遺憾長久不能揮去,或許是因為我是個戀舊情結非常重的人,不論是于人,于物,于生活、學習、工作過的這座城市,充滿著感情。于是,當我即將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決意記下這段文字,記下這五年當中腦子里曾經一閃而過的一些想法,總的名字姑且叫作《建筑 城市 人》。這樣零零散散的文字本不是我擅長的形式,這文字中不自覺地還夾雜著一二三四般公文的痕跡,這其中理想主義色彩濃重的設想也許行不通,但不管怎樣,不管是城市影響人,還是人要給城市留下些印記,我記下這段文字,留與時間和實踐檢驗。
建筑和城市研究不是我的本行,結束了這五年之約,竟又重回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殿堂,不知道以后的路向何方,不知道那路有多長,不知道還會路過哪些城市和村莊,收拾起行囊,腦海中浮過父親蒼老的容顏和母親慈祥的目光,伴著我,踏上新的旅程去流浪。我想,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熱愛生命,感謝生活,相信明天會更好,正像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所說的,“人生充滿勞績,但依然可以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作為勞動的成果,謹以此文獻給我尊敬的師長和朋友呂仁靜先生,獻給威海的朋友們。
2004年7月21日于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