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晚秋時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高山彩谷米就迎來了最佳收割期紅河。近日,河口縣老范寨鄉*000余畝高山彩谷米陸續開鐮,迎來豐收。
無人機照片紅河。胡濤 攝
在河口瑤族自治縣老范寨鄉斑鳩河村金竹梁小組,連綿起伏的山丘一片金黃,當地瑤族群眾正在采收稻谷,割穗、脫粒、揚塵,山間到處是繁忙的秋收景象紅河。
無人機照片紅河。胡濤 攝
斑鳩河村金竹梁一組組長盤東元說:“我們栽這個谷子,從2019年到現在,谷子栽得還是比較好,像我栽這一片有五六畝左右,今天還請了十來個人幫忙收割紅河?!边^去,村民們收割稻谷后,只能通過傳統方式脫粒,效率較低。隨著科技發展和農機下鄉,如今,村民用上了脫粒、揚塵一體化的電動機器,有效節約了勞動力成本。
胡濤 攝
胡濤 攝
為了實現產銷對接,老范寨鄉專門成立彩谷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起了彩谷米加工廠,打造集加工、儲藏、展售、電商于一體的彩谷米加工銷售集配中心紅河。目前,該加工廠可滿足年均200噸的彩谷米加工量。
胡濤 攝
瑤家彩谷米在河口山區種植歷史悠久,過去瑤族群眾一直保持傳統耕種方式,產量極少,畝產不到100公斤紅河。但是,由于近乎天然的生長環境,瑤家彩谷米極具綠色、有機價值,2020年7月被評為“國家一級糙米”,并順利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近幾年,通過持續改良、引進高產優質谷種,特色傳統產業逐漸煥發了新活力。
胡濤 攝
胡濤 攝
據悉,為確保糧食安全,在滿足自給自足的同時,河口縣農科部門通過品種改良、技術指導、項目扶持等,因地制宜引導群眾擴大種植面積,掌握精細化耕種管理技術,進一步提升彩谷米產量和品質紅河。經過現場測產,河口縣今年推廣種植的雜交稻旱種平均畝產達**0公斤。
胡濤 攝
胡濤 攝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楊質高 通訊員 胡濤 陶公瓊 林木森
一審 楊茜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郭毅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陳潔